永靖地區在漢人未入墾前,大部分屬平埔十族中,洪雅族大武郡社所有。獨鰲村、敦厚村、
崙美村一帶則屬巴布薩族的東螺社所有。當時的平埔族人以獵為主,兼有簡單的農業生產。
到了清康熙末年,十五庄圳(八堡二圳)築成,漢族遷入漸增,拓墾更是迅速。



先民約於三百餘年前由福建、廣東遷徙至此定居,開墾地,歷經多次變遷,發展至現狀。

清嘉慶十八年(1813)永靖地區已經充分開發。
這時附近客家村落基於商業貿易,及聯絡鄉誼的需要。

所以眾人商議「在關帝廳莊前,置田16甲,建為街市,共費去銀4680員(圓)」。
並請當時知縣楊桂森命名為「永靖」,其涵意是「期勉閩粵和平相處永久平靖」,
此乃永靖街名由來,以後的演變是以街市名為庄(鄉)名。

雍正九年設永靖總局,後改永靖保良局
甲午戰敗被日本佔領之後改稱「永靖區」,後又改稱「關帝廳區」,其行政區域分為:
關帝廳、湳港西、五汴頭、湳港舊、陳厝厝、崙子、獨鰲、同安宅、竹子腳等堡。

大正九年(1920) 修改地方自治制度改稱「永靖庄」,設置永靖庄役場;
所管轄九大字,行政區域分廿四保。

迨至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復歸祖國,行政區域隸屬台中縣,下分廿四村,各村設置村
辦公處各掌自治行業,民國39年行政區域調整劃分隸屬彰化縣。


沿著省道的中山路一路向南,聚集著許多古厝及祠堂……
除開知名的陳氏家廟(繩武堂)及餘三館之外, 隨處可見建築精美且頗具特色的傳統民居。

此次介紹一下黃氏「江夏堂」; 以及陳氏「長繼堂」兩處古厝。


黃家古厝
屬單院落左右各一護龍配置,前有一短牆,牆外有一風水池,早期周圍有竹圍,
左側住大
房,右側住二房。

堂號「江夏堂」乃因十三世祖石,佐周有功,賜姓為黃,世居江夏傳衍各地而名…..

黃家祖籍福建,先定居溪湖,先祖黃荖早死,祖母乃攜二子黃有來與黃有成到此種田維生。
之後黃有來
之子< 黃火在> 從事青果外銷事業,銷往大連等地,頗有獲益。
曾任柑橘同業組合評議員、永靖庄第六保保正、永靖庄協議員地方政經要職,
黃火在父親死後,與叔父黃有成將原有竹筒仔厝舊屋翻建成大瓦厝,時在昭和二年(1927) 。

正身、護龍皆是有裝飾的大脊建築,正身明間為神明廳兼祖先廳,上懸「浦潤山輝」匾
為架樑式構造,刷藍方木柱,門扉板扇形彩繪以教忠、教孝為主題,正身梢間洗石子
圓案
圓窗,還算頗為精緻。

 

左右護龍大廳門楣都有一排(日文讀音)羅馬拼音英文,
左護龍為「辦公室」,右護為「招待所」之意
乃當年黃火在先生當保正、庄議員之
辦公廳、客廳所在。



此乃此合院建築最為特別之處……

至於陳氏「長繼堂」則位於永靖鄉內縱貫線最南端(鄰近田尾鄉)



陳家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渡台祖是第九世的聲榮公,本住田尾溪畔,
到第十一世祖奉政大夫<陳仁山> 遷移到相隔不到百公尺的現址;

此宅為陳氏第十三世祖<陳儀亭> 晚年所建, 時在昭和十三年(1938)。

按: 陳儀亭十五歲時父親去世,祖父為了生計及扶養其四位弟弟,經濟拮据可想而知,
陳儀亭二十歲時,光緒癸未九年中武秀才後,經濟才漸有起色。

到了中、晚年,曾經營中藥舖二家,一家設於永靖街,一家是設於溪畔的仁壽中藥房。
並經營一家碾米廠,做米糧的大賣等事務,置田產二十多甲…..

永靖地區有很多傳統式舊建築師傳,湳港西陳家也有一批人才,三代皆是有名的建築師傅,

光緒年間餘三館建造之時,湳港西陳姓族人亦曾參與屋頂之上瓦及剪粘施工。

古厝大門深鎖,只得由外探視,無法一窺堂奧之究竟。

欣賞山牆處獅子口啣銀兩的造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