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時東螺西堡之番仔埔庄、新莊仔庄、斗六甲庄、路口厝庄、小埔心庄、連交厝庄、埤頭庄、崙仔庄、
三塊厝庄、大湖厝庄、牛稠仔庄, 以及
 二林下堡之周厝崙庄  ; 大正九年  設埤頭庄轄域分埤頭、
番子埔、新庄子、斗六甲、路口厝、小埔心、連交厝、崙子、三塊厝、大湖厝、牛稠子、周厝崙大字。

其中的牛稠子庄」即為現在的芙朝村」…..

前往芙朝探訪是因由是當地望族「黃清廉古厝」, 
然而實際造訪時卻發現已經拆除改建。原位置即在池塘邊,目前以改建為黃清廉紀念館。

既來之則安之, 只好順道遊覽一下這個村落…..

池塘北邊一般為黃氏的土地,聚落北部尚存有黃氏宗祠一處。

村尾的古厝, 大門阻擋,只能夠遠觀之; 郡望堂號看得出是 <彭城堂>—無疑的是劉家古厝。



牛稠子庄昔時為巴布薩平埔族放牧之地,是提供牛隻休息場所, 故名牛稠仔庄。

東臨昔時巴布薩平埔族蕃仔埔庄所在 (現今之元埔村) ﹐

清時因東螺溪的氾濫以及漢人移民的擁入, 平埔族人在道光年間由東螺社頭人帶領族人遷移南投埔里。

 

依據 <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三住民志聚落篇記載:
雍正初葉(17231735)粵省客籍墾羅泉率人入墾﹐建新莊仔﹑牛稠仔莊等聚落….

另, 依據宋增璋 <台灣撫墾志> 記載:
乾隆三年前後,廣東人墾成之「牛稠仔庄」(今埤頭鄉芙朝村)一帶,亦歸泉州人收買,
粵籍人向永靖街(今永靖鄉,屬武西堡)、東勢角(今台中縣東勢鎮,屬武東上堡)退去。



村中央有日月品池,庄南有莿仔埤圳流貫其間,以及聚落三塊厝庄。
庄北有頂庄聚落,台糖鐵道牛稠子線行經,並留有蔗埕遺址。

庄民大多以農為生,種植以水稻為主; 信仰中心為「金安宮

金安宮原稱金安館,同治丁卯六年(1867) 先祖來台建立,
尊稱武安二王以供庄民及眾善信膜拜祈安,祈福。



莿仔埤圳是台灣第一條官設水圳,
也是彰化縣第
二大的灌溉系統,從溪州鄉取濁水溪水灌溉整個彰化西南地區。

莿仔埤圳的幹線有39公里、支線211公里、分線148公里,大大小小的水路延展於溪州
、埤頭、二林、芳苑、北斗、竹塘、大城等等聚落。

莿仔埤圳」夙有「小黃河」之稱,係源於濁水溪的一條人工灌溉渠道,
為乾隆年間由鹿港人<陳四芳> 所築,是南彰化的主要灌溉系統。



另一幢合院建築正廳尚有可觀, 就在芙朝國小旁的巷弄之內, 是在無意中所發現,
(導覽資料上也是未曾提及?) 

芙朝國小其前身為埤頭公學校牛稠子分教場, 創立於大正十三年(1924) 四月一日。
據說當初建校之地即由黃清廉所提供,

古厝所在之地是否也正屬於黃家的土地?

匆匆探訪古厝,不敢久留….

融合中西風格的傳統合院建築, 建造年代應在昭和年間?
以其規模及型制而言, 無疑是日治時期地方仕紳之宅邸。

正身兩側明間牆面採用當時流行的辰野風格…..
利用紅磚搭配洗石子的橫帶式樣, 明顯融入時代的印記;

臨去之時確認是否為黃家古厝?
經屋主告知姓劉….

看來劉氏在這一個村落中反倒比黃家多留下一些甚麼。

屋主同意入內參觀彩繪,保存狀況還不錯;
只是如此小村莊內有如此兩棟精美的劉家古厝, 在資料的搜尋卻幾乎闕如,

如此的古厝難道不是社區發展的重要資產?

 

 

 

0

4 留言

  1. 匿名訪客 2012 年 5 月 2 日 於 下午 7:40

    姓劉的是不錯,但在幾10年前男主人死後,就較低調了

  2. 匿名訪客 2012 年 5 月 2 日 於 下午 7:40

    姓劉的是不錯,但在幾10年前男主人死後,就較低調了

  3. angues46 2012 年 9 月 23 日 於 下午 6:12

    國小旁的這間劉家古厝,他們後代子孫有說日據時期先人有人當過保正。

  4. angues46 2012 年 9 月 23 日 於 下午 6:12

    國小旁的這間劉家古厝,他們後代子孫有說日據時期先人有人當過保正。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