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地區原為巴布薩族Babuza東螺社Dabale baoata)、眉裡社活動的區域,社民以捕鹿、
種植、捕魚為生。乾隆初年,閩籍移民在舊眉庄建立一街肆,即 「東螺(舊社)街」,後因歷史緣由 ,
繼而在北斗附近有計畫的建立新的市街。舊眉因而退居為一傳統聚落, 並於光復後轄屬於溪州鄉 . . . .

北斗鎮舊名寶斗,曾經屬於東螺,是濁水溪一條支流上的河港,與大陸有船隻來往,
因此為彰化縣南部的要地,清代末期周圍有竹柵,開有隘門,柵內染坊、糖廓(糖廠)林立商業
之殷繁,僅次於鹿港:所以當地曾流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諺語。

北斗地區最初的地名是東螺,最早的街市是乾隆三年(1738)興建於時東螺溪南岸的舊社
檨仔莊,也就是現在溪州鄉的舊眉村

由於漢人越來越多,以及東螺社域洪患頻頻,原居於此地的東螺社人因而有了兩次的遷移。
1804年遷往宜蘭,1820年以後再次往埔里方面遷移,最後定居於林仔城,即今埔里鎮籃城里

籃城現在村中的豹、宇、茆、乃、墜諸姓都是東螺社的姓。
至於東螺社的原居地—北斗地區,在昭和五年的人口統計中,早已寥寥無幾…..

嘉慶十一年(1806)由於水災、兵禍以及漳泉二族械鬥東螺街傾圮,武舉陳聯登、
文舉楊啟元勘查寶斗一地,卜示媽祖後,擇於東螺溪與清水溪之間一處「寶斗」的高亢
河洲地,購地重建街肆與天后宮,北斗街於焉發展。

北斗媽祖廟(奠安宮)其前身,咸認為即東螺街天后宮,可見溪州舊眉昔日之風華。





康熙四十八年(1715)
有客籍移民開墾舊眉庄,已有漢人聚落的形成。
大正九年(1920)市街改制時合併舊眉大壩為「溪州庄」,設庄役所於溪州村
成為今日鄉名的源起。



葉家古厝「如心堂」主人<葉惠清>,曾經擔任兩任「溪州庄長,於庄長任內所興建
之院邸佔地遼闊,為現今溪州鄉保存最為完整之傳統民居。



如心」一詞源於《周禮》「中心曰忠,如心曰恕」,朱子則更具體以「盡己之謂忠
,推己之謂恕」作闡釋。而《論語.衛靈公》中子貢問孔子:「有一
言而可終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以人」,

以現代白話解釋也就是「將心比心」的涵意吧?

古厝為傳統一進左右護龍三合院形制,磚木結構建築,位向坐西北朝東南,
左右空間與裝飾均衡對稱配置。正身五開間面寬,原有軒亭因風災損毀,僅存立柱。

正廳為三關六開門與簷廊步架木構設有獅座、員光、垂花木作雕工精緻細膩。
簷廊屏欄以洗石子貼飾彩磁面磚,欄柱則以瓜形裝飾,而通往左右梢間採磚砌拱門,
明間退凹呈凹壽格局,次間向外設有拱形門窗,正廳通廊顯得典雅。



內埕兩側植有柏樹,外圍林木遮蔽,古厝院落內格外疏靜。
門牌設於左側,門額上有「如心堂」泥塑;
左右護龍四披水屋頂,磚砌迴廊拱圈與洗石子線腳,層次分明,磚砌簷柱簡潔大方。

而內埕中央設西洋風格洗石子院門,院牆上以弧形渦捲式樣,門前拱形小橋,
充滿雅緻與趣味,展現出日治時期建築融合的語彙。

葉氏後人<葉啟仁>客紹箕裘,曾擔任庄役場助役,以及多任鄉長之職….

(部分內容引用自—阿達碼的天空)

舊眉村中另有一處劉家古厝;劉姓自乾隆年間入居舊眉之後,未曾遷徙,
目前是村內最大之姓氏….


 
劉氏清溪祖(即安溪)希宇公派下十四世仕鸞公,仕侃公兄弟, 於乾隆年間(1746)自安溪縣
曾坑鄉長太里渡台,初居北台三角湧,後再遷東螺西堡舊眉庄;迄今已傳至第二十三世。

劉家古厝約建於昭和五年(1930), 資料上寫的是係由前村長<劉萬水> 所興建。

古厝座西南朝東北,屋前有一院門,院落再分為內外埕; 門樓上有「北辰獻瑞」字樣,

傳統三合院左右護龍平實,正身大廳則相對華麗;
正身明間的隔扇窗處理細膩,前簷廊通梁下瓜筒木雕淳美…..

劉家世代守護著舊眉,
使得舊眉開墾的歷史不至於中斷。

也讓尋古的人多了一些慰藉……


0

2 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