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竹里位於二林東南方與竹塘鄉交界,為一典型的農業村落。外竹形成聚落甚早,在雍正年間即有
零星住戶,至清朝中葉已儼然形成村落。 日治前稱為二林下堡外蘆竹塘庄,為十四庄之一。
整個外竹里可謂砂崙與池塘的組合,地形起伏,村內仍有多處砂崙迄未弭平,水塘漥地亦未填滿。

外竹地名源於村內水塘長滿蘆草,故名蘆竹塘,但因竹塘已命名為「蘆竹塘」,
為區分起見乃將位於竹塘外圍之外竹稱為「外蘆竹塘」….

清時期屬「二林下堡外蘆竹塘庄」,台灣光復後始改名為「外竹里」。

外竹聚落之形成及發展略可分為幾個階段︰
由於早期鹽水港製糖會社所經營的鐵路客貨運輸業在外竹設有「外竹車站」聯結二林、溪洲
、北斗、田中各地。外竹因早年對外鐵路運輸極為便捷,因而為其開拓甚早之主因。




舊厝庄」為本鎮林派創始人林爐故居之所在
其位於國小西南一帶,即今第十鄰及第一鄰部份,因係林爐之舊居,故稱為「舊厝庄」。



舊厝」之東方原為水塘,為林氏後人林長森所有,其後族人繁衍日多,乃於水塘之東
營建新屋,逐漸形成聚落,故稱「新厝庄」,即今第三鄰一帶。

民國四十八年九月,地方人士提議成立「國小分教室」(今育德國小前身),
當時為興建校舍之需要,乃將建校用地之砂崙夷平,並將土石悉數填倒於東側池塘及漥地,
至此,原以池塘為界之「新厝」與「舊厝」二庄乃合而為一。

林爐古厝」位於二林鎮外竹里,建於昭和二年(1927

按: 林爐(1892-?)曾擔任二林庄長、二林信用組合長。
與沙山庄(芳苑草湖)的陳建上先後合組「振業會社」經營專賣菸酒、米糧、「耕雲拓殖
會社」擔任社長、取締役等職,後又成立「二林製酒會社」,執二林、芳苑、大城、竹塘
四庄政商之牛耳,權傾一時。

相傳林家有五房兄弟,大房林乾與四房林爐先後擔任庄長一職,
因而有「濟世有方傳五美」的佳話,宅第因因而取名為「濟美堂」。



「濟美堂」為傳統一進左右護龍三合院格局,正身與左右護龍各為五開間,院埕分內外埕。
正廳採三關六開門,穿斗式屋架,正廳壁板及左右兩側門扇雕刻精美。



簷廊疊斗式桁架,圓形洗石子廊柱以金瓜柱基為飾,
棟架上花鳥、書
畫彩繪、雕飾均為鹿港名家之作,清晰可見昔日風采。
(或說是郭新林, 但二林鎮志上卻說是李松林?)

左右次間拱門額上詩詞泥塑,充滿風雅心性。

左右護龍面寬五開間,屋架簷廊均作疊斗桁架,磚砌圓拱廊間,間落次序分明。
左右護龍尾間作成院牆,院門充滿Art Deco裝飾風格。

台度下以簡潔洗的石子裝飾,長條窗型,僅作線條飾帶,未施彩磁面磚貼飾或繁複雕飾。

儼然日治時期地方仕紳私邸建築風格……

林氏開基祖墳位於古厝右外側路旁,昭和九年(1934)翻修整建,緊鄰聚落信仰中心
至靈聖宮」,墓埕、墓庭、欄飾、門柱均以精緻的洗石子處理,充滿西方藝術風格,
彰顯出林氏宗族不凡的氣勢。



只是, 目前破落不堪的院邸,除了少數人的緬懷之外
已經少有人關心古厝過往的歷史,

更遑論有關古厝的未來……

(部分內容引用自—  阿達碼的天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