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的形成,與漢人在北台的發展開墾息息相關。北台的開發可追溯自西班牙人進入淡水,
其向內陸的發展走向,奠定了日後的發展路線:一是溯著淡水河而上,二是由基隆為據點往內地推進。
之後荷蘭人、明鄭時期等在北台的發展,雖已有許多漢人進入,但都僅在淡水河下游平原一帶。
直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清政府治臺之後,才真正出現了往內地開發的跡象。
雍乾年間以降,北台開墾進入急遽發展的年代,延展出許多重要的交通幹道,移墾更為快速。
台北盆地於西班牙人占據時,為連絡其根據地淡水至基隆,在北方海岸開了一條通道,另有溯
淡水河入臺北平原,開闢由淡水河北支流基隆河至基隆一路。
清領之後北路移墾路線,皆可說是由此二路而來。
嘉慶初年吳沙藉此入墾宜蘭,從基隆上三貂嶺過嶺至宜蘭,形成了淡水廳往宜蘭之重要路線,
也就是現稱淡蘭古道的北線—淡蘭孔道。
而自艋舺一路穿越石碇等地至宜蘭的則是淡蘭古道的南線—北宜山道,文獻上原稱「淡蘭便道」,
或稱淡蘭北拳山古道(因穿越拳山堡而得名)。
隨著時代變遷,昔日的淡蘭古道早已被現代公路取代;
幾年前,北宜高速公路施工單位在石碇整地時,部份淡蘭古道及古水圳的遺跡出土,
引起地方人士的重視,於是鄉公所在北宜高通車後,沿著石碇溪岸重建了這條「淡蘭古道」
步道,以供遊客休閒健行,及緬懷昔日的淡蘭古道風采。
(此段由雙溪至石碇之古道又稱為外垵古道 )
道路旁的記念碑?
石碇西街為石碇地區主要發源地。
早期西街居民以大菁為主要經濟產物,在染布業發達時期,石碇西街上出現許多染坊。
繼染布業之後,石碇西街的繁榮得力於茶葉的交易,當時的茶葉交易主要集中在集順廟
與石碇國小前的廟埕廣場。盛況空前時,石碇、汐止與竹東同被列為當時臺灣的大茶市。
後來西街由於煤礦的發展,以及茶葉的沒落,漸漸地發展重心便轉移到石碇東街。
現在的石碇西街扔然遺留下集順廟、石頭屋、老樹與舊有的街道形式。
石碇東街昔稱內月仔,它發展較西街〈中埔〉為慢。
東街的街道裡因為房屋距離很近,且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因此街道的上方均為建築物所覆蓋
,而成為名符其實的「不見天街」。
街內曾是本區有名的菜街,而今僅有幾攤菜販和以賣豆腐出名的老店,
每到假日到此來參觀的人潮可是不少。
東街在百年前的清朝時期曾被戲稱為「乞丐寮」,因當時的石碇作為茶葉買賣集散地,
商旅雲集交易熱絡,乞丐在此可以乞討食物及錢財等,但因天黑後無法回家,就在今日
東街一帶的溪邊搭起「寮仔」過夜。當時戲稱那一帶為「乞丐寮」。
老街上還保有石頭屋, 打鐵舖, 飲食店和一家手工豆腐店……
儘管繁華褪去但這溪澗的小鎮充滿了那種古老充滿了樸實舊意,
車行而過,眼前一景一物,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