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頂前地(葡萄牙語:Largo de Santo Agostinho),是澳門崗頂(古稱磨盤山)的一個廣場,
座落於澳門半島南部風順堂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崗頂前地面積雖不大,但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與宗教景觀。

其內的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
均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建築。

另外,社會服務慈善團體澳門明愛以此地為會址。
近年,崗頂前地舖上波浪形圖案的葡萄牙風格碎石和小食亭,更增添了廣場的歐陸氣色。



聖奧斯定堂(葡萄牙語:Igreja de Sio Agostinho) 俗稱龍嵩廟、龍鬚廟、崗頂聖堂,

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每當大風吹來,蒲葵葉
便隨風飛揚,華人遠遠望去,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就稱教堂作「龍鬚廟」,後又以
粵音轉稱「龍嵩廟」。

據載,1586年來澳傳教的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在崗頂興建了會院及恩寵之母小堂。


3年後歸葡國人所有。 1589年教堂轉屬葡萄牙教士後,1591年在現址興建一座供奉聖母的教堂。
1872年,教堂的主堂和聖器室坍塌,於是教堂在1875年進行重修,以現貌遺留至今。


 
伯多祿五世劇院(葡萄牙語:Teatro de Pedro V)(通稱為崗頂劇院;另稱馬蛟戲院),
是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古老劇院,為中國首所西式劇院。

1860年由土生葡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
建成初期只建成主體部份,其後1873年再於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義的三角楣。

昔日為澳門葡萄牙人的大會堂和土生葡人聚會之地。
除劇場外,建築內還設有舞廳、閱書樓和桌球室等,所以出現有崗頂波樓之稱。
崗頂劇院已曾經多次維修,亦曾因白蟻蛀蝕問題而關閉近20年。
1993年和2001年進行維修,現主體建築基本仍保存完整。

伯多祿五世劇院是澳門唯一的歐式劇院建築物,
屬新古典主義風格、以綠色為主色並以墨綠色門窗襯托。

伯多祿五世劇院高41.5米,寬22米,劇院正立面為一面寬15.7 米的羅馬圓拱式門廊,
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其下則是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

因行程匆忙,竟遺漏了聖若瑟修道院及聖院, 以及何東圖書館等景點,
待他日有緣再訪…..

匆匆前往位於風順堂街的聖老楞佐教堂

聖老楞佐教堂(葡萄牙語:Igreja de Sio Lourenco),通稱風順堂
聖母祭台及其附屬小堂則於1618年建成; 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

目前教堂的規模則是在1844年改建後而成的。

聖堂建築充滿葡萄牙色彩,正門左右兩翼各有大鐘樓。
堂內正中主祭台上有該堂主保聖人聖老楞佐聖像。左右兩側各有一小聖堂,格局成十字型。

旅程總有終點;

由於行程所限,尚有其它景點無暇前往,包括澳門最重要的媽閣廟,以及鄭家大屋….

均有待他日有緣重返時,再一一細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