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平原,舊稱『瀰濃』,後經日治時期,日人取其故鄉之名,改稱美濃,即沿用至今。
平原北臨月光山、雙峰山及靈山,南有荖濃溪,並有美濃河貫穿其中。乾隆元年(1736) 開庄以來,
美濃第一條老街「永安路」,已走過兩百六十五個年頭…..

乾隆元年(1736)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率領一批武洛庄民移居此處,拓墾瀰濃庄
在街上共建有二十四座的「夥房」,第一條街道並取其永久安定之意,命名「永安路」,
也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永安老街」。

往後十餘年,陸續拓殖十大庄十小庄,成為乾隆年間以後『六堆』客家社群中最大的墾殖區。
因著三面環山的地形及種族間的衝突,美濃客家庄形成封閉的社群,其文化也自成一格。



昔日的濃庄共有東西南北四處柵門,用來抵禦異族入侵,
老街則是沿著美濃溪北畔而建,東起東柵門,西至西柵門,當時的路寬只有二到三公尺。
 


乾隆二十年(1755),村民將東柵門改建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東門樓,

清道光九年,竹頭角庄民<黃鑲雲> 高中進士,在東門樓揮題「大啟文明」四字懸於正門,
兩旁柱上也有福建龍泉寺名僧所題的「旭日迎門早,春風及第先」的對聯。

1895年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在高屏地區遭到客家人激烈抵抗,日軍以大砲進攻,鎮壓美濃鎮民
的反抗行動,東門樓頓成斷垣殘壁,直到昭和十二年(1937) 重建,以鋼筋水泥築樓,外貌雖與
清朝時期相去不遠,但樓中含有漢族意識成分的古匾、古物全部被毀,建材也已失去古樸感覺。


東門樓在民國四十六年(1957) 再次重建,恢復龍閣鳳椽樣式,正面書「大啟文明」橫額對聯,
柱上的對聯改為「門前帶水環青美,樓外屏山積翠濃」,成為現今的形貌。

登樓遠望南太武山,遙想先民為捍衛家園,隨著歲月流轉,徒留歷史的滄桑…..

昭和十四年(1939)間,日人將菸草作物引進美濃,一幢幢頂著天窗的菸樓,陸續在平原上立起。
由於天然環境適宜,且菸草栽種所需的大量人力,在家族緊密的客家庄充足無虞,自此菸業成為
美濃產業結構中重要的一環,七十年代高峰期時,更是臺灣最主要的菸業生產地。

這樣的全盛時期,直至一九六O年代,在臺灣的經濟及產業結構轉變,及大量農村人口外移的
衝擊下,才宣告結束,菸樓從此沒落,逐漸凋零。
 

一向重視子女教育的客家庄民,在晴耕雨讀的生活型態下, 致力於子女的教育;
美濃地區的鼎盛文風, 可從「敬字亭」的興建知其
一二。


位於中山路一段與永安路口的敬字亭,是一座三級古蹟,見證出客家人重視教育的傳統。

科舉時代曾產生過進士三人、舉人二十餘位,而今美濃子弟擁有博士碩士學位高達300多人,
可謂是人文薈萃…..

「瀰濃庄敬字亭」位於美濃下庄永安路與中山路交叉處,是美濃地區最早興建的敬字亭,
起造年代和發起興建者,因缺乏文獻資料考據,眾說紛云,莫衷一是。


依記載乾隆三十四年(1769) 由 <梁啟旺> 集資建造,嘉慶末年首度重修,光緒十五年二度重修。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初期,瀰濃庄敬字亭毀於六堆義民軍與日軍交戰砲火中,時任右堆總理
<曾榮祥>再度發起重建,保存至今。


1991524日公告為三級古蹟,經數度整修,景象煥然一新。

美濃地區共有四座敬字亭;
除瀰濃庄敬字亭外,美濃金瓜寮、龍肚、上庄仔及廣善堂內也各有一座,
其中又以金瓜寮聖蹟亭最具特色,採用清末傳統形式的磚材及古式灰漿建造
,造型古樸獨特,
內部最高處,奉祀有紫陽夫子制字先師,也就是即昌頡的牌位。

下回途經時再行造訪…..

位於中正湖畔的客家文物館,

週一可是休館的。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