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五、六年(1686-1687)時,漢人開始大規模開發屏東平原。廣東嘉應州之鎮平、平遠、興寧、
長樂等縣份的客家人紛紛移
入臺灣,本想在臺南府治附近拓殖,可是大多已被河洛人所占據,已無空地。
後來,知悉下淡水溪
東岸流域,還有尚未開墾的草地,於是相率移居該地,協力開墾

屏東平原的開發係由西南端往北、往東擴展,然而西南端位於下淡水溪及東港溪的下游或其出海口
,地勢低窪,時有水患,又瘴癘叢生,不適合人居住,以致屏東平原的開發係由
平原的西南角開始
拓墾成「港東里」及「港西里」…..

萬丹街」及「新園街」並於康熙五十年代興起為當地的最大市集。

以後,漢人以此為基點往北、南繼續拓墾活動。

根據雍正年間纂修的〔臺灣輿圖〕,當時屏東平原既已出現幾個聚落如下:
下六根庄」、「姜園庄」、「上六根
庄」、「新東勢庄」、「新北勢庄」、「火燒庄」、
海豐庄」、「外篤佳庄」、「內篤佳庄」等漢人聚
落,以及幾個疑似漢人的拓墾區。

因此,雍正年間,屏東平原已經呈現全面拓墾的局面

康熙 四十四 (1705) ,由台南府城富戶<盧愧如>,結夥林歧鳳李咸林等家族 ,湊資集成三股,
設立「盧林李」墾號,像土著部落購買下淡水溪東側草地 ,並招聘粵籍佃戶開闢海豐庄、火燒庄等七大庄
租業,其大致的範圍 包括海豐庄 、崙上庄等地區

大正九年(1920)  屏東街轄域內分為屏東、頭前溪、崇蘭、海豐、歸來、公館、大湖七個大字。

可見「海豐庄」一直是屏東地區的重要聚落



海豐」命名的由來應該與客籍移民的原鄉有關 . . . . .

海豐于東晉咸和六年(331)從博羅縣析出,取臨海物豐之意置縣,
地域包括今汕尾市以及揭西、普寧、惠來一部分。


海豐三山國王廟創建已有二百五十年歷史,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由鄭媽求自大陸潮州
明貺廟恭迎二王金身來台,定居海豐後再雕塑大座金身捐建奉祀,迄乾隆五十九年舊址重建,
嘉慶十二年(1807)增建後殿,大正十二年(1920) 因感廟基略嫌低濕,將前後殿升高。
近年已改建為新式殿宇,不復舊貌…..

倒是在臨近不遠處,不期而遇一幢精美的三合院; 步口廊的泥塑還算得上精彩,
其門額上所書的「譙郡堂」叫人好奇,非得深究不可….

原本以為此宅為戴姓所有,經古厝家族人士告知為曹姓…….



曹姓在長期發展中,形成許多郡望,最著名的當數:

 

譙郡:東漢末年從沛郡分出置郡。治所在亳州(今安徽省亳州)。

治轄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間的地方。

早期的曹氏誕生於山東,長期在山東居住和繁衍。至於遷徙山西、陝西、河北、安徽等地,則是很久以後的事。




漢時曹姓已廣布於北方及安徽等地,其中出自姬姓的邾國曹氏,後人多居於譙郡,漢相曹參即屬此支。

這時,曹姓是以今天的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北部等地分布最爲集中,以至後來曹姓家族的主要郡望

均分布於這些地區。

東漢時,已有曹姓移居浙江,安徽等地。譙郡亦稱譙國、譙郡、譙國郡。

東漢朝建安年間(196220),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置了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亳州)

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



譙郡於東漢建安末置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亳州),
三國時相當今安徽、河南兩省靈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間地。

 

譙郡堂」堂號則源出於此。

古厝雖不華麗,
但步口廊的泥塑卻吸引旅人的駐足….

海豐地區最具代表的望族應是「鄭和記」家族, 

海豐鄭家同治年間有歲貢生<鄭元奎>, 曾募建三山國王廟,並曾捐艮修建忠義亭等等義舉。

可惜缺乏有關鄭家相關資料,不知此一望族是否在海豐地區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2016.05.13 更正

 

0

8 留言

  1. 匿名訪客 2013 年 4 月 18 日 於 下午 4:42

    關於鄭家的話,海豐街那邊有個三山國王廟可以看到些訊息
    在那附近應該也有鄭家的四合院

  2. 匿名訪客 2013 年 4 月 18 日 於 下午 4:42

    關於鄭家的話,海豐街那邊有個三山國王廟可以看到些訊息
    在那附近應該也有鄭家的四合院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