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寮」位於台1線與台17線的交會處,由現今的「天時」、「地利」、「人和」三村所形成。
「水底寮」聚落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明永曆十二年(1658),當時大武力放索社的馬卡道族,由「浸水
營古道」進入此處狩獵及開墾,因原本為森林中的積水窪地,故稱之為「水底寮」。
清康熙五十年(1711)枋寮墾首<黃茂純> 率眾至水底寮拓墾,後在此設有「換番所」(漢番交易
之處),逐漸聚集成街市(水底寮街),為清朝漢番交易的重鎮。
水底寮自清初已見拓植,開拓此地的有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古厝群,即由這些家族先祖所建。
透過古厝巡禮,不僅可欣賞到民間工藝的豐富性,更可發掘其時代背景、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社會
文化、構造方法等要素。
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越過中央山脈東下台東縣大武的<浸水營古道> ,原是早期西部平埔族人
移民到後山的卑南、大庄的越嶺路。
清時正式拓修這條平埔族的移民道路,成為漢人與東部平埔族、排灣族的貿易道路。
當時枋寮是南部最重要的漢番交易地,後山的生番習慣從巴塱衛(大武)起程,沿古道到枋寮,
把攜來的鹿皮、鹿茸、薯榔與漢人以物易物;
並曾在水底寮附近設置<三條崙石頭營> 的屯軍負責古道上的防務。
同治十三年(1874)總兵<張其光> 屯兵於石頭營, 光緒八年(1882) 拓修< 浸水營古道>
可見水底寮是枋寮地區開發極早的地區之一….
日治初期的明治二十九年(1896)成立了水底寮庄,北勢寮庄,北旗尾庄。
大正九年(1920)復將枋寮庄、蕃仔崙庄、水底寮庄、新開庄、北勢寮庄、北旗尾庄、大庄、
大響營庄等合併為枋寮庄、設置庄役場管理全庄,
水底寮目前殘存的古厝僅能說是呈現點狀的分布。
即便如此,水底寮的古厝仍有其地方特色存在,有幾棟古建築仍為不可錯過的景點。
像是之前海角七號場景之ㄧ的三欉榕樹周邊就有陳家、趙家古厝,另外還有隱藏在聚落巷道中
的柯家及另兩處陳家古厝,都是目前水底寮聚落內令人激賞的古厝。
枋寮「水底寮古厝群」中有「林氏」、「柯氏」、「趙氏」、「李氏」、「陳氏」等古厝,
其中以「柯家古厝」的工構、機能保存最為完整,而陳氏宗族保有的厝群(合院、洋樓)分布則最廣
,面積也屬最大。
位於成功路的陳家古厝,為二進式合院格局,門前設「德星堂」院門,
一進「金萬發」門廳,二進「聚德堂」為正廳,形制仍清晰可見。
外部院牆雖有損毀改變,但內部空間仍維繫舊制,右外側有一幢荒廢崩塌的洋樓,
據稱曾為基督教長老教會於水地寮傳教之始。
「德星堂」院門裙堵與對看堵仍留有精緻白灰泥塑圖樣,院牆上採綠釉瓶欄裝飾,規格式樣講究。
一進門廳面寬七開間,正門門額上有「金萬發」商號,簷下水車堵均有色彩鮮豔的圖飾,左右次間
窗楣上均有書卷泥塑裝飾,簷廊以磚砌圓拱,台度下採石砌白灰泥飾,斗子砌牆體,左右護龍
馬背墜飾,有別於其他「亂石砌」的古厝。
另位於天時村三欉榕附近的「陳家洋樓」,正面外牆以灰泥飾帶,仿當時總督府的樣式,
二樓明間並以弧射飾線,形塑恢弘壯碩的氣勢。
不過,年久失修,洋樓風華盡落斷垣殘壁中。
地利村的陳家古厝,為二進式形制,曾於大正14年(1925年)重修,左右護龍仍維持居家功能。
「柯家古厝」位於建興路附近,是目前水底寮聚落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幢古厝。
柯家古厝建於昭和二年(1927),為傳統三合院形制,面寬五開間,磚、木、石結構,
內牆則斗子磚砌,外牆均採「亂石砌」,左外護龍仍保留昔日禽舍。
柯家古厝正廳門額上塑有「洛陽堂」堂號,左右牆堵以「人字砌」象徵人丁旺盛,
台度下則以喜石子處理並貼飾彩磁面磚,而正廳與左右護採出挑簷廊,簷下作「水車堵」,
花卉、動物裝飾與色樣華麗,窗樘上有立體書卷彩繪。
游走在水底寮的街道上,不時可看到日治時期的街屋及磚樓….
巷弄中則不時有驚奇之發現。
終因資訊不足不能一一理解,
竟是誰家宅第?
(感謝網友告知此為林氏西河堂)
匆匆一探,終不能盡窺水底寮古厝之美。
那洋樓與一條龍是林宅西河堂,而陳宅德星堂的院門也修復了……
那洋樓與一條龍是林宅西河堂,而陳宅德星堂的院門也修復了……
大家好
大家好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龍年行大運
龍年行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