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庄,為日治時期(1920-1945年間) 存在之行政區域,轄屬於高雄州潮州郡。街庄原屬港東下里枋寮庄、
內寮庄、新開庄、水底寮庄、番仔崙庄、北旗尾庄、大庄、大響營庄 ; 轄域內分枋寮、內寮、新開、水底寮
、番子崙、北旗尾、大庄、大響營八個大字。枋寮大字下有「枋寮」、「北勢寮」小字….
根據編年記事記載: 雍正元年(1722) 漳州人<陳知東> 開拓北勢寮,
道光十一年(1849)枋寮已成為鳳山以南之貨物集散地,當時住戶數達七百餘戶;
同治元年(1862)千總衙門自水底寮移枋寮, 同治六年(1867)興建北勢寮保安宮;
光緒二十一年(1895)台灣澎湖割讓日本後,日軍乃木將軍第二師團於枋寮登陸
明治二十九年(1896)成立水底寮庄,北勢寮庄,北旗尾庄等街庄。
大正九年(1920)枋寮庄、蕃仔崙庄、水底寮庄、新開庄、北勢寮庄、北旗尾庄、大庄、
大響營庄等合併為枋寮庄、設置庄役場以管理全庄政令…..
由此可見,北勢寮開發之早及其時代之重要性。
枋寮於早期俗稱「枋仔樹」,乃因此地附近一帶原本為繁茂蓊鬱之森林,出產高貴之檀木,
約於清康熙年間時遂有福佬移民為伐木之目的而陸續遷移進入此地,修築「枋寮」而居住,
「枋寮」之地名即因此而起,
《鳳山縣志》中便記載道:「枋寮街購料造船木匠屯聚之所也」。
當時所採伐的木材,多於此地附近之海岸裝船而運輸至對岸,
清康熙末年左右,此地之市況逐漸興盛,直至乾隆初年,又有福佬籍移民集資合股,自為墾首,
招徠大量佃戶進行開墾,乾隆二十二年(1757)左右已形成一街肆,取名為「枋寮口街」
道光六年(1826)左右,此地已經聚集有約七百多戶人家,成為南台灣的重要貨物集散之地。
道光十年(1830)時 <林光輝> 等人於此街內倡建「德興宮」,奉祀媽祖。
清道光二十六年,附近的「頂苦溪」、「下苦溪」二條溪流發生氾濫,房屋大多流失。
同治九年(1870)因發生大地震,街肆大半破損,且屢次遭受水災肆虐破壞,於是原居於此地
之居民大多遷移至臨近之「水底寮」及「林仔邊」地方定居,此地於是衰頹。
穿行於舊街之間,仍隱約可見昔日之繁盛及風華….
只是光華已不再。
位於街頭的德興宮(媽祖廟)為枋寮庄聖母廟,創建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
彼時枋寮有先民自泉、漳來墾後,遂成局面,經過一兩百年,道光十年(1830)由地方先進籌資
興建土确草茅,供奉聖母,宮名為<德興宮>。(見鳳山縣采訪冊)
有一昭和碑記鑲於殿內壁上;
記載當時建廟之初, 受林邊紳耆<林望三>大力奔走鼎助云爾…..
廟中保存鴻臚寺司儀廳鳳山縣丞<馬克惇> 在咸豐二年敬題『德侔天地』匾。
嘉慶十一年(1806)枋寮<黃茂純> 開墾番界順利,感恩聖母保佑,留有匾額一方。
另嘉慶,咸豐,光緒年號匾額亦有多方,現懸掛於後殿及觀音殿中。
只是近年已重建得富麗堂皇,不識其舊觀。
街頭的古厝街屋,
或可追憶昔日之繁榮景況….
大家新年快樂
大家新年快樂
往下欣賞
往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