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老街俗稱「古市街」,泛指瑤林街、埔頭街、大有街一帶,遠自乾隆年間,鹿港最繁華的時期,
碼頭區商行最熱鬧的主要街區….當年大量的大陸先民移居台灣,中部地區便選擇在鹿港登陸生活,
為了與大陸往來貿易,便沿著臨河港岸邊一帶紛紛設立商行。

將台灣所盛產的稻米、糖、農特產輸出到大陸,再運回以前一些在大陸慣用的日常用品,

長久以來,這條熱鬧的「舊街」一直進行著大宗貨品買賣、交易的地方,大家慣稱「船頭行」。
可以想見見店家忙著貨品的交易及船期的安排,苦力群們在工頭的吆喝下趕著將泊船的貨物卸下,
穿行在在商郊及廣場之間的街巷,整條古市街道熱鬧無比。

百年前的「船頭行」,經過整建的街屋保留下來,
街道兩側的傳統街屋,或是華麗,或是質樸,或高或低的樓層,傳達著當年的繁華。

時隔二十餘年,立街門面的彩繪與雕龍畫棟象徵著富裕與貴氣,傳統的原木窗櫺詮釋著歷史原貌,
新舊交沓、時空交錯,昔日的船頭行,現今留給後代子孫的屋宇內販售著傳統的美食茶點,

古早味的傳統衣裳、繡花鞋、古童玩,在在傳襲著鹿港百年風華的繁榮情調。

舊街中也隱身不少的傳統民居建築…..

鹿港繁盛時期的舊街,即今日之埔頭、瑤林、大有等三條巷道,
曲折的紅磚巷道兩旁林立著重新整修過的舊式店屋,其奧妙的內部格局和舊式外觀耐人尋味,

無意之間仍能覓得若干老街的民居風情。



走進瑤林、埔頭二街的窄巷,令人油然而生一股古
樸之意,宛如進入時空隧道。

閩南風味的古老宅第,門楣上各式避邪古物,兩旁的門聯,訴說著舊時父老的生活步調及型態。

近年來由於觀光采風盛行,一些屋主便經營起民俗藝品店,使遊客在望風懷遠之餘,
亦增添不少駐足之處。

<意和行>和<友鹿軒> 都是清代時鹿港標準的街屋形式建築,已180年以上的歷史,
保存著街屋傳統的三進格局。

半邊井旁的<三槐挺秀>是一棟具有門樓及高樓的傳統民居;

堂號的源自於宋太祖監察院御史<王佑>….話說王佑在庭院種了三棵槐樹,期盼後代子孫能官居
三公宰相,其次子<王旦> 後來果真位居宰相之高階,王氏後人遂以<三槐> 為堂號。

(或稱之為植槐堂)


旁倚的<合德堂>….高牆阻隔,無法盡覽其堂奧; 但見其古樸之感…..

對面的一間街屋,第一進雖經營遊樂場所;
但進入店中可藉以窺見其內庭,

天井後的宅第之第二進正間尚有可觀之處。
門廳前掛著燈籠, 寫著<合興堂> …..

隱約可見舊街一帶民居之內部格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