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門的第二天, 租成了機車,趁著晨光; 開始這一連串的金門聚落之旅….
行程採逆時針方式運行,若時間允許將遍歷大小村落,以最原始的方式來見證自己的金門之行;
由金城沿環島西路而下,經吳厝,至藥井處往水頭方向右行


一路奔馳,首先經過的是….<藥井>


相傳唐德宗時<陳淵> 在庵前一帶牧馬,因為島民療疾解困,曾於石獅山之側麓以劍指地而挖一井,
井泉清洌甘醇而具有藥效,居民飲其泉,常能癒疾,自是世代稱之為<藥井>(又稱為浴井)

藥井村原只是一處井名而未有人家居處。其後之居民是清朝中葉時有東沙王氏人家因往來於後浦城
營商,見此地無人墾居,便於此開荒定居,一則靠近城區,方便於往返經商,再則可另拓家業。

藥井現存只有四戶較早較的閩南古厝,其一為二落燕尾脊加左護龍疊樓,約建於民國25年前後。

之後經過<山前>….

聚落以其位居<石獅山> 之前而名。
石獅山又名山前山、睏牛山,舊為後浦保與古賢保之界山,風水極佳,
明翰林院編修<許獬> 之墓園在此,南明鄭經(1642-1681)亦將石井先祖遺骸葬於此。

居民初為李氏。明中葉,珠浦<許文強> 入贅於此,目前居民以許姓居多。

山前許氏屬後浦許姓長房<東菊>公派下五房裔孫….


此山前村因與金沙地區之山前同名, 為茲區別, 亦有稱此為<前山前>, 稱彼為<後山前>者. . . . .

金門的傳統聚落講究風水及倫理配置,聚落宗祠大多是開金祖子嗣祖厝改建或是在其旁的土地興建,
而且時間大約在清初。
主要原因在於此時在
金門
後代及聚落規模已經到達一定程度,所以聚落型態
是以宗祠為中心,向外作幅射式擴展。



山前前望盧嶺 , 北倚石獅山 ( 山前山 ) , 山後為官裡 ; 聚落朝向為座東南朝西北 , 正對著環島西路 ;

村內傳統建築多為兩落或一落二櫸頭型式  . .  .. ..

古厝中有一正身前外牆飾以雙喜字者 ;

與後浦<將軍第> 之設計風格相同 , 或為相同之匠師 所建造 ?

攀附著藤蔓的磊石高牆 ,

以及村郊隨意可見之古墓 . . . . .

(金門島上隨處可見明清兩代之墓瑩 ,

對於古墓有愛好者 , 可以考察之處甚多 )

ps: 遠渡重洋 ,  只為探訪古墓 , 真有志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