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前旁另有聚落曰<吳厝>, 顧名思義,為延陵衍派之吳氏單一姓氏所形成之聚落
本村吳姓居民之開基始祖<吳廷輝> 於明末自島東之內洋遷來香蓮山(豐蓮山)麓之西,因居民
皆為姓吳而稱為吳厝


聚落之朝向為坐西北朝東南,東北為庵前村,東南是官里,西方為浴井(藥井)與山前,
西北邊有溝渠直通後浦海,此村落位處山凹之中,據稱乃是一處蝙蝠穴。




吳氏家廟
,此家廟位在村郊,在吳厝往金城的路邊。



金門的傳統聚落講究風水及倫理配置聚落宗祠大多是開金祖子嗣祖厝改建或是在其旁的土地興建,
而且時間大約在清初。

主要原因在於此時在金門代及聚落規模已經到達一定程度,
所以聚落型態是以宗祠為中心,向外作幅射式擴展。

 

聚落型態多為一落四櫸頭的閩南式傳統建築。 

聚落沿道路旁部份已改建為現代化的水泥屋。
村中居民於清朝中晚期有下南洋經商而致富者,故村內有一些建築十分考究的精美民居。

其中最精美者, 正是村中的<吳家古厝>…..

是一處可以散步巷道之間的

小巧且靜謐的聚落…..

吳厝聚落的最大人文典故,即在於此處是金門<金合利鋼刀> 的誕生地….

清光緒三十四年,<吳宗山>習藝於廈門,以打鐵為營生,專事農具之鍛造。
民國二十六年至<
朝熙> 時, 繼承先祖志業,時浯島工業不振,島民賴魚鹽或務農維生,
日用諸物,皆從漳廈輸入,惟隔
海販運,船工腳費,物價四倍,吳朝熙為服務桑梓,
不避交通梗阻崎嶇,肩挑鐵爐重擔,早出晚
歸,躑躅田隴,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
足跡遍及全島各鄉里,童叟盡識「打鐵師」,至今仍為鄉
前輩津津樂道。

<吳朝熙>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創建<金合利製刀廠> , 並設址金城吳厝

成為日後金門鋼刀的最佳代言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