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里位於西屯區西南方,其北為福安里,東以筏子溪中線與龍潭里相鄰,南為南屯區,西屬
臺中縣之龍井鄉,距西屯街區約二‧二公里處,昔稱<七張犁>,日治時期改稱為<下七張犁>,
因與東北方北屯區的<上七張犁>對稱之,名因墾成地積三十五甲故而得名。

今里內大部土地已闢為臺中工業區,儘剩高速公路西南方小部分地區尚從事農耕,啟聰學校即位
於此部分之最南端與南屯區交界處,里內居民大多姓張。


西屯原為平埔族拍宰海族(Pazehe)居住之平曠草地,
傳康熙四十年(1701)已有<王成楚>率一百七十人由犁頭店(今南屯)來此開墾水田。

較為明確的記載為康熙四十年(1701),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人<廖朝孔> 帶領弟弟、堂弟等人
來到台灣,而後應<張達京> 之邀在西屯一帶開墾。



康熙五十五年(1716) 岸裡社總土官<阿莫> 向當時諸羅縣知縣<周鐘瑄> 請墾荒埔「東至大山,
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北至大溪,東南至阿里史,西南至梀加頭地。」

其中的<梀加頭> 即位在大肚山麓一帶,居民多姓張。

乾隆中期西屯地區已經陸續開墾完成,並在史籍中記錄了西大墩、水崛頭、馬龍潭、港尾等地名。



話說當地張氏的入閩開基祖< 張文通> 於元代末年,江西翻越武夷山,入居閩江上源沙溪
沿岸多山丘的谷地。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後裔不斷地播遷,清初時已落居漳州府的南靖
、平和等縣境內,一部份向西南遷移至廣東沿海;有一部份更是冒著海上的凶險,渡海來台。

來台的張姓子孫分散各地,從台中縣大雅鄉橫山地區、本市西屯區下七張犁、大肚山台地東麓
及台中盆地邊緣地帶,皆為其後裔在台灣中部的定居地。



咸豐末年,下橫山的「謙興堂」成為張氏族人的祠堂。
同治九年(1870),分佈在水尾仔、上牛埔仔、水堀頭、下七張犁的張姓族人,租借上牛埔仔
(今水湳機場內)的一戶民宅,將入閩第一世祖文通公奉祀於內,俗稱「牛埔仔公廳」,並且開始
鳩資購買土地,組織「一世祖文通公祭祀陳倉」,以所收的租穀作為祭祀之用。

隔年底<張家祖廟> 峻工,命名為「發祥堂」。

祖廟原在水湳機場附近,光緒年間遷至七張犁現址,(即今協和里二鄰,安和路旁)
張家祖廟,殿宇古色古香,廟內懸有清同治時立之「進士」匾,清光緒時立「翰林」匾等古物。
目前為為內政部列三級之古蹟…..

 

<瓦厝底> 位於今協和里七鄰,即安和路旁, 位於祖廟南不遠之處….

這一棟位於路旁的張宅<慶源堂>,是路過之時無意發現的驚喜

由於文獻資料上記錄很少,且由於公厝正好背對著大馬路,若未繞至巷內進入內埕,一般不易發現;

<慶源堂>為一三合院式建築,外有圍牆並建門樓,門樓額曰:「清河衍派」,
為日治時期所建,外貌宏偉堂皇。

尤其內圍牆採用許多日治時期慣用之巴洛克泥塑裝飾,更讓古厝有了與眾不同的味道;

古厝面對著一片綠野,由於地處山麓,可遠眺整個西屯區; 可見當時勘地時之嚴謹;

這一帶原本應該尚存不少古厝,可惜因道路的開通及市地的重劃,古厝已不多見….

<慶源堂> 張氏古厝不妨當成造訪張家祖廟時的另一道甜點

從此更能夠一窺張氏一族開墾此地的艱辛歷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