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所載: 清道光以前,彰化縣內共有七座文昌帝君祠,其中
一在犁頭店街,嘉慶二年,歲貢生曾玉音等捐建。」可知「犁頭店文昌祠」倡建於嘉慶
二年(1797)與西螺街外文昌祠同為縣內最早建立之文昌帝君祠,為台中地區文化發祥地…

創建之初,係由簡姓族人以其洪源一世祖簡會益與先祖南京主事簡貴信之名義捐獻基地,並由
歲貢<曾玉音> 等集資,擇址於今南屯市場處建廟,命名為「犁頭店文昌祠」。


依大正13(1924)《宗教台帳》記載之祠會組織,嘉慶十九年 (1814)陳日新創設「新蘭社」。
嘉慶二十四年(1819)則有由張天德發起創立「文林社」。同治六年(1867)成立了「崇文社」。
光緒二年 (1876),由烏日鄉學田庄<陳吉輝> 發起成立「大觀社」。

之後由各社集資購置田地,其放租與收成所得,於文昌祠廂房設置鄉學,聘請
地方碩儒執教,推動地方文風,培育英才。

並每年在文昌祠舉行兩次鄉試,頒發膏火(學費)獎勵,促使地方人才輩出。

日治之後, 明治三十一年(1898)借用本廟為「犁頭店公學校」校舍,
明治三十八年(1905)始遷至今南屯國小現址。



光復伊始,管理莠民乘機佔廟產土地,冒報為私有,幸獲當時南屯區長<林錫三> 先生知悉,
召集公正人士開議興訟追討,依循法律程序訴訟;經過三年纏訟終獲勝訴,收回廟地。

 

 

然而此時文昌祠廂房久遭佔住,拜亭坍塌,門樓亦顯破舊。
地方士紳為保存本廟史蹟及延續文風推展於不朽,而倡議新建

 

原廟土地以改建為南屯市場; 現在的廟貌為民國61年重建之後的格局….

新廟落成後,全體委員及信眾有感於關聖帝君之浩然正氣、神威顯赫,決增祀關聖帝君。
未幾,再加上開基奉祀梓潼帝君、朱衣星君、魁斗星君,始成供奉五聖文昌之廟宇。


於民國63222日舉行慶成大典,並奉安五聖神座,儀式莊嚴隆重。
同時,為擴展信仰區域及於全市,並將廟名改為「台中市文昌公廟」。



民國72年(1983)增建一樓兩旁側殿。
隔年(1984),於一樓左側祀觀世音菩薩,
右側祀關聖帝君;並於二樓正殿前兩側,
恭祀釋迦如來大佛像、關聖帝君大神像,巍峨莊嚴,雄偉壯觀,供諸善信大德膜拜。



整體建築方位為坐西朝東,以「迴廊樓閣」的兩層樓為主體,採鋼筋混凝土結構,搭配
木構件為輔。欲欣賞建築之美,得先認識台灣孔廟的建築格局。本廟的建築格局和配置,
乃仿孔廟的建築來蓋建。

廟身雖非古蹟,殿中仍保有許多古匾,其中頗重要的匾楹計有:

道光辛卯桂月穀旦   花栽及第

國史館校隊官加一級紀錄二次 後學弟子  黃驤雲敬題


大清道光六年丙戌上春月穀旦  栽者培之   後學巫宜福 敬題


道光己亥仲春穀旦  教澤重霑    後學舉人  楊占鰲敬題

按:楊占鰲,台中烏日人,原籍漳州平和,生於乾隆591794),道光19年(1839)高中舉人   
,卒於道光23年(1843)。



道光壬寅年仲秋月穀旦
    人文宏化   己亥正科後學舉人
  陳學光敬題

按: 陳學光,苗栗人,原籍廣東嘉應州。道光19年高中舉人,與楊占鰲同榜。




明德薦以馨香陰騭一篇即是度世金針量才玉尺

文章資乎福命善緣累代纔許秋風桂子春雨杏花    

道光辛卯年春月  賜進士出身工部營繕司主事充

    國史館校對官加一級紀錄二次   後學 黃驤雲敬題

按: 黃驤雲,字雨生,苗栗頭份人,原籍廣東嘉應州。
  道光9年(1829)進士,籤分工部,後升任主事。張丙抗清時(1832)恰在台,安民有功。


立天立地立人古有通才不外孝友為本 

   曰選曰俊曰造實惟司命此中尺寸無差

道光六年上春月  永定後  巫宜福

按:巫宜福,字鞠坡,清朝嘉慶24年(1819)應殿試,榜列二甲,賜進士出身,入選翰林院
編修,是永定縣明清兩代僅有的3名編修….

入口牌樓外也保存了舊文昌祠的石柱,見證著過往的風華….


入口牌樓外也保存了舊文昌祠的石柱,見證著過往的風華….
入口牌樓外也保存了舊文昌祠的石柱,見證著過往的風華….

陰騭有憑當自喻  感通不爽勿相欺  道德持身端器識  文章報國懋才華

 

入口牌樓外也保存了舊文昌祠的石柱,見證著過往的風華….

文昌公廟溯自清嘉慶二年(1797)興建至今已逾二百年。

也算是歷史悠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