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位於台中盆地偏東南,全市範圍除東邊竹子坑附近為山麓外,全境為平地。全區主要依河川
分布分為三個部分-大里溪以北、大里溪和頭汴坑溪以南以及位於東北角的大里溪與頭汴坑溪所夾之地。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實施州郡街庄制,改設為「大里庄」,隸屬台中州大屯郡。

大里杙老街就在大里市公所附近,大里福興宮的正前方。

在一百多年前的清領時期,這裡可是台灣中部著名的商店街,當時的舊街全長約兩百公尺,
可以直通大里溪畔的船運碼頭,由於當時大陸和台灣之間貿易鼎盛,台中或者南投內陸地區
的貨物往來,許多都必須經由大里的碼頭轉運,使得當時的大里成為台灣第六大商埠,當時
這裡的繁華景象,是今天難以想像的。


早期的屯墾戶落戶於龍船埤沿岸,其後因大里杙溪河道南移,整個聚落重心方才移至今大里街
(大里杙老街)當時大里杙溪有船運之利,碼頭成為商品流通的主要 出入口,於是福興宮與
碼頭間逐漸因為商家雲集而形成一熱鬧的街肆。


當時染坊、客棧、旅店、南北貨、藥品等繁華的景況盛極一時。


大里杙當年便是因水路舟楫運輸發展而起家,是貨運商品流通的重要轉運點。
乾隆十五年由於移民湧至,人口二萬餘人,與台中附近之犁頭店、四張犛,合稱為三大聚落之一。



大里杙老街上的街屋有一個主要特色,就是亭仔腳的街屋,其街屋有分成前段的軒亭與後段的
商店及住家,彼此屋頂並不相屬。
仔細觀察大里老街,亭下的柱子,並非連在磚牆上的附壁柱,
而是獨立出來的,老店面與軒亭間的橫樑,是由上方挑懸出兩塊凸出物來承接挑簷樑。


整個大里老街的牆壁面,皆由土土角配合橫豎兩向紅磚作成組砌的斗子砌牆,其平面分割左右
切分成三等分,中間為入口大門,兩側壁體則處理的像一般「格子門」,上下概略分成五個段落
,身堵部位有界四塊花釉磚拼組,裙堵部位則利用磚雕做出「圖」字盤長的圖樣。


「慶源堂」也是大里老街中最特別的建築了,它的老主人<林秋金> 曾是霧峰林家的總管,
而且也是個樂善好施、造福鄉里的好人。

慶源堂除了舊街上的三間店舖之外,還包括廣大的庭園與紅磚建造的洋樓,走到後巷,望過一片
綿延的圍牆,隱約可以看見作為住宅的紅磚洋樓,從慶源堂佔地廣闊的庭園以及西式風味濃厚的
紅磚洋樓,可以想像當年大里老街的繁華。

巴洛克風格的門樓,見證日治時期的豪奢及堂皇….

對街的阿婆要我痛至空地深處瞻望,夕陽餘暉下,林雙慶樓的氣派仍無法看得真切….

福興宮創建於清朝的乾隆年間,相傳最初時是在今天的大里派出所的地方建廟;

林爽文反清之亂平靜後,被迫遷到目前現址重建起建新廟。(老街的盡頭)



福興宮
曾先後在大正十四年(1925)及民國四十四年進行整修。

民國七十八年左右,地方人士與信徒集資進行重建,歷經三年陸續完工,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見的福興宮。

福興宮一樓正殿供奉著「天上聖母」,左右龕奉祀神農大帝.福德正神,左偏殿供奉
關聖帝君,右偏殿祀註生娘娘;二樓正中,恭祝玉皇大帝,右龕祀南北斗星君,左龕祀
觀世音菩薩。

福興宮」有著百餘年的悠久歷史,留傳的古物實在不少。如正殿龕前的香爐係
清嘉慶十六年製作的,而神農大帝的座椅則是在清朝咸豐元年所雕鏤的,另外廟內還有
德可配天」、「海島蒙麻」等匾額,字體蒼勁、古色古香。

 

大里杙文化館建立於昭和四年(1929),原本是日治時期保正集會所,
光復後也曾為戶政事務所與村活動中心,1999年在大里杙老街風貌再造計畫將此規劃為
<大里杙文化館>,陳列大里杙老街今昔風貌的不同以及文化展物。

文化館本身就為一幢歷史性建築,外貌為日式斜屋頂,以灰黑瓦舖成標準的日式風格,
窗扇以木櫺為方形切割,裡面桁架則以杉木為材,黑色的漆面為防腐作用,充分保留
當時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


 


「慶源堂內繁華日,大里杙頭不見天,天地會中豪傑聚,福興廟慶慶豐年」。
這首歌詠大里杙老街昔日風華的詩句,寫實的道出了當年老街的繁華盛況。

而如今多只剩下希微的感傷….

(往視樹王地區的林大有古宅,舊址已改建為華廈;
再轉往太平十甲地區看西河堂

一樣的結局…..

感嘆自己的行程已然錯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