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地區最早為道卡斯族<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及<錢子白>率族人入墾,成為平埔族之居住地,
舊稱「吧哩嘓」。乾隆年間始有粵籍人士入墾此地,才改稱為<新埔>,因地理位置優良,逐漸發展
成熱鬧市街。和平街前良田阡陌,環境極佳,新埔主要姓氏的張氏,劉氏,潘氏等宗祠一字排開。

位於潘家古宅左側,<朱氏家廟> 隱身於矮牆之內…
朱氏家廟位於新埔和平街上,其座向為坐北朝南,前為鳳山溪沖積平原,遙望犁頭山,與劉家祠、
潘宅等古蹟相鄰近,也是新埔眾多家廟之一,於2009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

朱家的堂號為<沛國堂>,原為朱氏某房子孫搬到新埔之住屋,後因宗親見此地風水極佳,遂提議
將此屋改為朱氏家廟,祭祀<朱珍公> 派下之祖牌,並於每年十月二十五日為祭祖日。

朱氏家廟為一堂三橫之合院,其堂屋平面格局為五開間之形式,前有步口廊,讓空間更覺寬敞。
步口棟架以簡潔的作法,其餘構件皆不鑿花,整體棟架簡明樸實。
明間入口為雙開板門形式,兩側為直櫺窗板門。次間外牆腰身以下為斗子砌磚牆,腰身上方為
白灰牆,兩邊次間各開一窗,牆基為石材牆基。屋頂部份為馬背山牆形式,為客家的八角棟頭形式。
屋脊脊身泥塑剪黏裝飾。

左右橫屋部份,平面為三開間之格局,明間塌壽退縮。牆身為紅磚造,牆基為洗石子牆基,
次間牆身皆開矩形窗。屋頂為硬山形式,屋脊為小脊形式,棟頭的部份為梅花棟。
院牆為紅磚構築之磚牆,兩側有紅磚組構之花窗。院門門柱亦為洗石子構造。

目前朱氏家廟仍有人居住使用,維護管理尚佳,並未對外開放….無法近看

沿著和平街往前,至街道轉灣處,道路左側有一雜草叢生之地; 其後有一民居額曰<竹山別墅>


根據其廳堂上之彭城堂號,應是劉姓人家…

民居僅為一條龍並不氣派,倒是門額由日治時期書畫家<林知義>所題,顯其特別之處….

按:林知義,字問漁,幼名義津(或音宜津),號寒泊,別號遂園未叟,臺灣新竹人。
生於光緒元年(1875),卒於民國初年(1912),林鼎梅之長子, 林占梅之姪子。
光緒十七年(1891)臺北府學秀才,其身材不高,又以幼童入學,時人稱「囝仔秀才」。

擅長書法,精通日文,曾擔任五股坑區庄長,貴仔坑區庄長,台北公共埤圳,組合會議員,

1910年擔任五股坑區長,為<林恒茂商號> 管理人;1920年西雲寺觀音佛祖管理人,

1921年台北女子第三高等普通學校教務囑託;1922年五股庄協議會員,兼副議長,庄長等職…

其旁有一門樓,日治時期之建築風格,門樓上題有<九峰閣>; 進入門樓,曲徑通往深處,

延著圍牆至內埕,有一日治建築,周遭灌林叢密,似已荒蕪許久…

曲徑盡頭有一祠堂建築,前額題曰<濟陽堂>; 此處原為三合院之公廳建築,右廂已改建為樓房,
左廂則剩餘部分,正間則已改建為新式祠堂…..

這便是與潘,張家於新埔地區鼎足而三的<蔡家祠堂>

左側仍維持其舊貌….

蔡家的主要人物為<蔡景熙>,按: 蔡景熙,新埔街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四年;同治二年為國子監,
同治五年曾捐貢生銜….光緒二年,任新埔聯庄團練局局長; 光緒三年任台北府城建城捐輸委員;
從事榨油造酒及精米事業累積財富;光緒十七年賞戴藍翎五品同知銜…

其長子<蔡金城> (蔡緝光) 生於同治十二年,光緒十八年報捐大學生; 已未割台後,率領傭兵聯合
庄民抵禦日軍,顯士其英勇。蔡緝光創辦<興隆商店> ,從事榨油,精米,布房,雜貨等多角化經營;
擁有土地數十甲,與潘家之<金和號>勢均力敵….
大正八年(1919)廣和宮擴建,擔任主委; 捐地興建義勇廟; 大正十二年任<新埔庄長> 至其去世

其弟<蔡金球> 明治四十一年,任新埔街保正,協議會員; 個性溫和淡薄名利,不善於營利,
後因故結束其企業,仍以土地稱雄….惟光復後公地放領,所擁有之土地一夕全沒….


祠堂前有一日治時期建物,可見其當時之影響;

想當年蔡家人之豪富,如今庭院雜草叢聚,棄之如屣,真可謂造化弄人;

(圍牆與和平街之間之荒地,不知是否仍是蔡家所有?)



回眸九峰閣,

新埔過眼雲煙之又一章….

0

2 留言

  1. 匿名訪客 2014 年 11 月 18 日 於 上午 1:15

    足球盘口

    在她兜里放些零钱,在她不常用的兜里放张一百。…

  2. 匿名訪客 2014 年 11 月 18 日 於 上午 1:15

    足球盘口

    在她兜里放些零钱,在她不常用的兜里放张一百。…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