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因媒業而興起,明治四十年(1907) 平溪庄庄長<潘炳濁> 發現煤礦露頭,但資源不足並沒有立即開採,
隔年1908年串聯了礦業鉅子<顏雲年> 先生,以及日本藤田組合資成立 「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台陽礦業
前身)才進行開採,同時興建運媒專用的平溪鐵路,沿線也逐漸形成聚落,開啟繁華的黑金歲月。


菁桐坑聚落(包括本鄉薯榔、白石、菁桐三村)曾是台陽煤礦最大採煤礦區,早期礦業興盛時,
該聚落人口即達六千餘人,因而保留了許多的礦坑遺址、礦業文物,即便是居民的日常生活、居家
用具、週遭環境、工作方式…等等,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與煤礦產業相關,是一個
因煤礦開採因運而生的山城…..

真正的<菁桐煤礦> 其實是位於河南岸的<白石腳>地區…..
這裡的舊建物經過整修,更名為<白石山莊>,經營休閒餐飲。


此區腹地較車站周邊為寬敞,若能妥善規劃,或許能將菁桐的觀光人潮從車站附近導引至河南岸,
並以太子賓館、日式宿舍為中繼點,一路串連至車站周邊的菁桐老街。
菁桐煤礦是<石底煤礦> 礦苗漸枯竭後,新開闢的礦坑,由美國經濟援助,於民國44年開坑,
民國46年生產,至民國76年結束營運。

礦場最初命名「白石腳煤礦」,後改稱為「石底新坑」,後來正式定名為「菁桐煤礦

位處於白石腳的日式宿舍區,是早期台陽礦業在昭和十三年完成的宿舍區,
當時台陽礦業在白石腳開採菁桐煤礦,由於員工漸多,因此便承租了許多的國有林地與私有士地,
著手興建職員宿舍群….


白石腳的日式宿舍是依職員職位性質與高低來區分的,其間最高的獨棟大宅,是供礦場所長居住的
皇宮」(台陽礦業礦長宿舍),很多的廣告和電視的取景皆是在此。



過了小橋,圍牆內的是之一直被誤稱為<太子賓館>的 <石底俱樂部>

俱樂部佔地約六百餘坪,建築物有二百零二坪,為和洋折衷的日式木構造建築,所有主要材料
為台灣檜木及紅豆杉,質地及作工精緻,極具建築藝術價值。

此一建物因著石底煤礦開採而設置,起造於昭和十四年(1939),為<顏欽賢> 擔任<台陽礦業株式
會社
> 社長時興建,作為台陽公司招待貴賓、官員、會議及職員休閒、娛樂、住宿之用。
俱樂部外並設有一籃、網球共用之球場。

台北縣政府經由專家學者進行會勘,于民國91年召開古蹟指定審查會議,通過指定為縣定古蹟,
並于民國92年九月公告,依其建物的起造用途而將之定名為「台陽礦業平溪招待所



在1959年之前的四十年間,據統計公民營之煤礦中,平均年產煤量以台陽礦業最多
而台
陽的煤礦產業,又以菁桐坑地區的「石底煤礦」為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事業單位。

石底煤礦」一直是台陽公司的產煤主力,也是台灣單一礦坑煤產量最大之礦區,其在台灣
煤礦及經濟史上均扮演極為重要之角色。




<石底煤礦遺址>則在菁桐車站上方不遠處….

石底煤礦區介於平溪鄉與石碇鄉之間,亦即基隆河與景美溪的上游一帶,
煤床係於明治四十年(1906) 於今平溪煤礦附近發現,煤層共七層。



大正十四年(1925)後,煤床漸入下部,增設蒸汽動力,開鑿斜坑,採掘深部煤層,
陸續開鑿斜坑五處,此時產量最高額達年產十四萬噸。

昭和十二年(1937)三月,在菁桐車站附近動工開鑿大斜坑,向石底二坑深部開鑿,將二坑貫通,
將各坑之出炭集中自大斜坑搬運出坑,開鑿大斜坑費時三年,耗資九十餘萬日幣,始告完成

民國71年,菁桐煤礦因災變而嚴重受損,礦災頻傳,年壯礦工視礦畏途,從礦員工逐年老化,
礦業經營愈顯困難,台陽公司遂於77年將石底煤礦申報收坑,放棄經營,將石底礦區讓售,
由私人繼續經營開採二坑、五坑,直至民國85年封坑, 正式走入末路。


目前在遺址區內,直接與煤礦生產作業有關的基礎建設如:洗選煤場、捲揚機房、事務所(辦公室)
、倉庫、機電間、降煤櫃等, 格局則約略保存著….



如今佇足於大斜坑坑道口,環顧礦區周遭, 可以想見當時生產之繁盛景況….

產業興盛的背後,往往伴隨著慘痛的記憶; 位於社區活動中心後面山坡上有著<殉職者招魂碑>
見證不幸的一頁滄桑….

在煤業興盛的年代,菁桐和平溪線其他車站一樣靠煤吃飯,菁桐更是重要的煤礦產地,
山村因礦區而繁榮,今後也應該善於利用著些資源, 讓礦場空間及礦業文化充實觀光的內涵。



那一年的青澀歲月教人心悸,

那一年的黑金歲月卻更讓人讚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