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姜氏族譜: 十世祖姜仕俊,生朝欽、朝爵、朝碧、朝鳳、朝坤、朝玉、朝瑞等七子,其中入台
拓墾的有四子<朝鳳>及五子<朝坤>兩房。姜朝鳳落戶紅毛港(今鳳坑村朴樹林),其子<姜勝智> 率先
開墾九芎林,而其後子孫姜秀鑾、姜殿魁等更積極入墾北埔地區, 成為北埔最大的宗族….
道光十四年,姜秀鑾僱隘丁160人,負責沿山一帶防務,
次年,西門總理林德修與姜秀巒同立合約,組織金廣福總墾戶的合資墾號,
林負責行政公事,姜負責開墾現場,共同開發大隘地區。
<天水堂> 北埔人慣稱為姜屋,是開拓新竹大隘地區的開山祖<姜秀鑾> 所建之宅第,亦是抗日烈士
<姜紹祖>的故居,位於新竹縣北埔鄉中正路1號,也就是在<金廣福公館>的左前方,因姜氏的郡望
堂號為天水郡(今甘肅省天水市),故名為<天水堂>。
天水堂,建於清道光12年(1832),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所建,可說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
民宅建築,一般稱為「天水堂大房」。
它的建築型式為一堂六橫; 乃是一座比例相當完美,客家傳統建築佳作。
(ps: 據說是參考芎林街尾的舊宅第所建, 只是芎林姜家舊宅早已拆除,無從進行比較)
這在所有客家人建築物中是較少見到的,亦代表姜家與眾不同的貴族氣派象徵。
天水堂以秀鑾山為樂山,形勢穩定優美,為一堂六橫之三合院格局。
門樓( 或稱門屋 )為燕尾造型,且台階有特大台面,號稱全台最優美的門樓之一。
宅第中軸線背對秀鑾山頂,以其為「樂山」,相當契合陽宅形法「前敞背實」的原則。
建築格局對稱,山門前圍有前埕,外觀色彩以「黑、朱、金、白」色為基調, 顯得古色古香。
堂內外埕之間建有院牆及小門屋,外成鋪設大塊卵石,內埕及牆基使用長條石材,牆面中段為
紅磚斗子砌,上段為白灰粉平,留設有祭拜天神的神爐,亦為客家民宅的特色之一。
庭院圍牆採以洗石子為建材,與中國式建築的屋院風格迥異,此牆為日治時期所建,
原因是原來的圍牆因關刀山大地震而倒塌….
天水堂目前仍由姜氏子孫管理居住,遊客只能在護圍之外欣賞
(彰化花壇台灣民俗文化村中有仿建之天水堂,格局大致相同,可以作為參考)
巷口右外橫屋為日治時期所增建,前端有一日式風格小樓,卻與天水堂如此契合,絲毫不顯突兀。
橫屋的後方為新竹女中前校長姜瑞鵬的故居,現用以為作為街角生活茶博館,是天水堂唯一對外
開放的空間。
姜氏家族衍至光緒年間,已是族裔丁旺,遂於日治時期興建另一新宅,一般稱為「天水堂二房」。
位於中興路與天水堂相距不遠的「天水堂二房」是臺灣少見的「一堂八橫」民宅,屋宇雄健壯碩,
外觀氣軒昂揚輝煌十分引人注意,只可惜宅第維護不如天水堂的古雅與華麗。
根據北埔鄉誌記載,姜氏二房又稱姜家新屋,是明治四十年(1907) 姜家第十七世孫<姜紹猷> 與
<姜振乾>所興建。後來在1915年分產時,歸二房子孫居住,故一般全稱為「天水堂二房」。
姜氏二房由1座主堂和8座橫屋構成,1堂8橫的架構曾是大隘地方最大的傳統建築,不過自民國24年
地震損毀後,僅留下左側3槓橫屋。
姜氏二房的特色在於公廳屋簷下的木雕和彩繪;木雕部份是由木雕師<徐清>、<徐春泉> 所完成,
彩繪部分是由<邱玉波>、<邱鎮邦>父子,以黃金擂成粉所刷染而成。
姜氏二房的擂金彩繪,曾經是台灣地區所保有最多的,只可惜已於近年一場無名火中毀於一旦,
實在叫人感到婉惜。
目前的二房公廳仍處於火事之後殘破的景況,不知是否有修繕如初的機會?
在北埔古蹟(姜氏家廟,忠恕堂) 陸續營繕的情況下,
期望天水堂二房公廳以也能列入維修的進程…
北埔姜家分成「老姜」和「新姜」系統,
老姜是指清朝時代開拓北埔一帶的墾戶之首姜秀鑾家族;
新姜的起源人則是<姜滿堂>,他是姜秀鑾弟弟姜秀福的孫子,雖然晚了半世紀才遷入北埔,卻在
日治時期迅速崛起,後代子孫掌握政經與教育要職,影響當地政壇 長達六、七十年。
新姜的<下天水堂>則隱身於北埔街的巷弄之內,圍牆高阻,與世隔絕,外人無法窺探….
因為在大房宅第未開放之情況下,若能修復二房公廳並開放參觀;
相信可以讓北埔地區的觀光資產更家豐沛且完備;
讓更多的文化資產讓更多人認識到北埔的開發歷史
以及對於北埔姜家的拓墾有更多的認知….
(讓老街有更多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