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宗祠> 位於新埔中正路上,是由五分埔頁生<陳朝綱> 於同治七年(1868) 所倡建。新埔地區家廟
很多,陳氏宗祠算是很奇特的一間,倒不是建築本身,而是即使不是陳家的人,也可以繳費入廟安祀,
因此,又稱為<百姓陳家祠>,這種不同宗在同一家廟祭拜的現象並不多見,卻符合當時現實的需求。
按: 新埔陳家第18世祖<陳任華> 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原籍地廣東蕉嶺縣白馬坪上,攜<超纘>、
<超貴> 等二子渡臺,建基於桃園南崁。三子<超學> 於道光年間遷居於新埔五分埔,育有二子,次子
<昌旺> 於咸豐戌午年恩賞貢生,更官名為<朝綱>,字<佐卿>。
陳朝綱於清咸豐元年(1851),二十歲時捐報監生,咸豐五年(1855)登貢生。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之亂,陳朝綱以客籍義首的身分領導客家義民參與了這次重大的戰役,
光緒二年(1876)受清政府授「四品同知」銜。光緒八年(1882),擔任新埔廣安局職員,
倡捐臺北城城工。光緒十四年(1888)辦理鹹菜甕撫墾局解決「漢番」糾紛。
光緒十五年(1889),協助劉銘傳辦理清賦工作有功,原獲提報保加三品頂戴,未果。
光緒十六年(1890),劉銘傳開設鐵路局,鋪築基隆、新竹間鐵路。工事浩繁,非賴各地士紳協力,
不能濟事,竹塹城紳林汝梅邀陳朝綱合資幫辦築路用砂石採集助築鐵道,築成授「朝議大夫」。
同治二年(1863),陳朝綱因軍功欽賜花翎,選用分州加同知銜,財貴並盛。
同治七年(1868),倡建陳家祠,奉祀陳氏歷代祖先…..
光緒二十年(1894)乙未變革安撫人心有功;遂於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獲台灣總督府授配紳章。
明治三十三年(1900)登新竹縣參事,明治三十五年(1902)去世。
據日治初年台灣總督府調查,陳朝綱亡故時,遺產約達二十萬圓之多。
可見,陳朝綱憑著個人的才能與過人的識見,戮力於土地的經營投資,並擴及商業和樟腦製造,
在理番和助築鐵路的事功上,與清廷建立良好關係,致使陳家成為新埔地區舉足輕重的重要家族。
由於陳朝綱身為大墾戶,又兼領朝議大夫,四品頁生之銜,甚多平埔族及單身羅漢,因避清吏苛捐雜稅
,寄田陳朝綱名下,死後無嗣無後,其產逐為陳朝綱所得,陳朝綱乃建牌位以安其靈,並祀於陳家祠,
是故陳氏宗祠又稱為 <百姓陳家祠>。
(陳氏家祠則位於五分埔地區)
光緒二十一年(1895) 日軍曾火燒新埔街,致家祠罹于兵禍全毀,
復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建,並購置土地以為永久之祀業。將收入為子孫永久祭祀之經費,登記為
陳家祀、陳家祠、陳宗祠、陳賓豐、怡隆嘗、華榮嘗、修德嘗、義渡等祭祀公業,歷年來均由超學公
派下推選管理人。
新埔陳家祠為其規模為二堂二橫,面寬五開間,前堂中央三間為步廊,中央內庭院兩側龍虎相襯之
三開間之橫屋,類似一般二進三合院。
整體建築反倒比較接近廟宇的營造風格….
陳氏宗祠為新埔地區最具代表性之祠堂建築,其規模為二堂二橫帶枕頭槓,面寬五開間,
前堂中央三間為步口廊,中央天井兩側為三開間之橫屋,正堂後方為一枕頭槓屋,形成類似
三堂二橫之格局,枕頭槓部分呈ㄇ字形單邊敞開式的通廊,為少見的格局。
前天井為石板鋪地,庭內樹木與宗祠建築相得益彰,前堂中央三開間為步口廊,左右兩間牆面為
精緻的錢形磚組砌,水車堵上有作工細膩的泥塑裝飾,在歲月的流轉下更顯古趣。
步口廊兩廁牆面有精彩的磚雕,為新竹地區少見的裝飾形式….
整間宗祠蓋的美輪美奐,不管是石雕還是木刻,應該都相當精美。
只是年代久遠,廟本身也多所毀壞,雖然已經列為縣定古蹟,但是維護上,還是諸多困難。
多次經過,總是鐵門深鎖, 老搞不明白到底是否曾對外開放過? (網路上也鮮少有其對外開放的訊息)
總是只能於圍牆外探尋,不得其門而入
這回經過眼見以搭上鐵棚架,是僅提供臨時性之權宜措施? 還是有要加以整建的規劃?
同樣是無所知悉….
還好網路上還能搜尋到少數祠內的相關圖片
否則就真的不知如何說起?
家祠前內庭院為石板地板,不管是左右兩側牆面的錢形磚組的石雕或是木刻,都相當精緻,
正身兩側牆面可看到有精美的磚雕作品。
據聞該祠前殿院內地坪為六角形紅方磚,是咸豐年間運自大陸,古色古香。
捲軒棚抖拱,下飾木雕龍頭與三支彩色亮麗吊筒。
前殿梁上的大象,或是後殿四根柱子上的龍魚木刻作品,據說都相當精美。
只是不知何時才有機會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