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Shimonoseki原為<赤間關>, 又稱為<赤馬關>,即一般所認知的<馬關>,位於日本本州島的
最南端,和九州島間隔著「關門海峽」(下關–門司)。甲午戰爭清朝敗戰,光緒二十年(1895) 417日,
清方代表<李鴻章>和日方代表<伊藤博文> 便在此地之<春帆樓> 內簽訂了攸關台灣前途的《馬關條約》。

春帆樓」原來是<藤野玄洋> 先生的醫院,藤野死後,他的太太美智子改建並經營起「割烹旅館」,
以擅長料理含有劇毒的河豚而聲名大噪,曾獲得明治卅八年頒給的「河豚料理許可證第一號」。

原旅館共有三棟,分別稱為為<月波樓>、<春帆樓>和<風月樓>。
據說這「春帆樓」一名, 就是伊藤博文所取的名字。

對於春帆樓,時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別有一番感情。
當年的伊藤博文經常在馬關一帶活動,經常光顧美智子的河豚料理店。
一日,食至興起的伊藤博文從樓上遠眺關門海峽,碧波之上的點點漁帆令其感動不已。
聯想到自己別號春畝,伊藤博文不禁興致大發,為此店取名<春帆樓>。


<春帆樓>建在臨海的一處小山坡上,掩映在濃密的樹叢之中。

由於原樓已毀,現在原址旁邊復建的是一座兩層日式建築,有如一般的庫器造建築….
門口掛著<日清講和記念館>的牌子, 內部復原了<馬關條約> 談判時的場景。

旁邊后建的一座規模較大的新<春帆樓>,是下關市屈指可數的高級賓館,日本皇室到這一帶巡游
時也多下榻於此。



光緒二十年(1895) 3月14日晨,中國頭等全權大臣北洋大臣<李鴻章>,率其子<李經方>及參贊
<馬建忠>、<伍廷芳>等,於天津乘輪船東渡,目的地是馬關(今下關),任務是與日本全權辦理
大臣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談判中日戰事和約…..

談判場地經日方選定為<春帆樓>。而李鴻章一行人則被安頓於不遠處的<引接寺>

當年,每日往返於春帆樓和引接寺之間的李鴻章原本都走春帆樓前的大道。
一天下午雙方會談結束后,李鴻章在返回引接寺途中,遭到日本浪人的刺殺,左眼下顴骨處被
槍彈擊傷, 差點要了老命。

刺殺事件發生后,日方為了確保李鴻章的安全,專門安排了春帆樓直通引接寺的山間小道,
並沿途設置了嚴密的保安措施。此后談判期間,李鴻章等一直行走於此道。
這一曲徑小道,

日本人以<李鴻章道> 命名,不知是對其表示敬重,還是嘲諷?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日清講和記念館>內陳列了當時談判之間的場景及席次,
以及李鴻章,伊藤博文的墨蹟及當時的影像寫真….



李鴻章的這次出使及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其喪失了大部分的權力和聲譽,
成為其后半生最大的污點。

記念館周邊另有一些記念碑記, 以及伊藤博文及陸奧宗光兩人的銅像…..

對日本而言,此地見證了帝國的初試鷹啼, 對中國人而言,卻是近代國家發展史上的重大恥辱,

此地並非初次造臨,前一次的到訪卻也是二十幾年前的前塵往事了

同樣是行色匆匆….

甲午戰敗十七年後,<梁啟超> 路過《馬關條約》締約之處的春帆樓,望著眼前的海峽景緻,
感慨萬千地寫道:

眼前曾是傷心地,一到維舟萬感集。逾百年來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急。」《馬關夜泊》

如此深痛的感懷,既是對歷史的哀悼,亦是對時局的掛念。


參觀之餘,不免也興起一股喚起民族必須自立自強的高亢情緒….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