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口楊宅群位在清水社口(今鎮新南路),建築群由3幢古宅相連,約創建於清同治年間,已逾百年歷史,
是清水唯一有燕尾屋脊的民宅,每幢皆為一進四護龍,坐西向東,建築不但具特殊性,更蘊涵歷史意義。
最裏面的一棟三合院,是在昭和十年(1935)關刀山大地震後所建的古厝.這也是<楊肇嘉>的故居….

只可惜已於日前遭建商火速拆除,僅存一片瓦堆….

有鑒於此,文化局除派員進行測繪,以便日後輔導業者易地重建外,儘速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議,
決議保存另外兩座三合院以及院前的旗杆座與八卦井等,共同指定為「縣定古蹟」;防止此等
事件再度發生….

(已拆毀的楊肇嘉故居)

社口楊宅群位於原清水鎮海濱路(今已改為鎮新南路116巷),創建於清同治年間。
楊宅建築群落為三棟並列,正面看來極具壯觀。 

中央前方廣場兩側留有旗竿座,是楊家先祖<楊金波> 於光緒八年歲貢出身後所立,
正廳門楣上尚掛有「明經進士」匾額乙方。

當年楊家文風昌盛,共計出過有十三位的秀才。

楊家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乾隆年間由開台祖< 楊咸曲>率弟渡台,

原居住在西勢莊,以經營實業起家,直到<楊金波>時才遷居到社口。
由此可知楊宅應初建於道光初年間,後來又陸續的整修,形成今日舊貌。

楊宅群正對鰲峰山,方位座西朝東,三宅外牆無形中劃出一條筆直的建築基線,並立於巷道。
三棟三合院的式樣雖有差異,但建築形制整齊一致,皆為單進多護龍三合院,建置內外雙院門,
將宅院內部分為內埕、外埕,院外則為共用寬闊廣場與生活的空間,三幢院落間均保持寬敞棟距
,具有通風、採光與防火的功能,但其中又以最內側之宅院建築面積最大。

 

昭和十年(1935)4月新竹、台中一帶發生大地震, 三合院無法倖免於難,該宅嚴重損毀,
其餘兩棟也免不了護龍、圍牆倒塌….



損毀的
宅院由<楊澄若>房下<楊肇嘉>三兄弟(緒助天賦)和侄子松齡合力重建,因受到
楊肇嘉長期旅日的影響,採取閩洋融合的建築風格,護龍使用較新穎的磚造混凝土構造及大量的
洗石子裝飾,此即所謂的< 楊肇嘉故居>

之前前往已為高牆阻隔無法盡窺,此番則已杳然無迹….

楊家能成為地方巨族,主要是族人善於商賈之長,其中楊清和經營的「同發號」與楊清俊經營的
德隆號」使楊家獲得豐厚的資產,其後<楊金波>於光緒八年中歲貢,因軍功賞戴藍翎,官拜
提督兼道臺,其家族經商有成,管理土地極為廣大,富甲一方。
 

至日治時期,<楊澄若> 曾擔任清水區長,其養子<楊肇嘉>1892-1976
日後更擔任首任的清水街長,光復之後更擔任省民政廳長, 以及總統府國策顧問一職…

楊肇嘉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進修,並致力於臺灣民主運動,成為臺灣民主運動的先趨代表。

楊肇嘉的長女嫁台南名門吳鏡秋秀才之子<吳金川>,吳金川歷任彰化銀行總經理、董事長,
其么女經則嫁給富邦集團的<蔡萬才>。


另外<楊天賦>的長子楊基炘娶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何永>的長女為妻,其獨生女楊素娥嫁給日本貴族
參議員<許丙>長子<許伯埏>,其獨生子就是文化界的聞人<許博允>….

如此看來,楊家後代並非不顯要,但何以視眼前蠅利而見棄於先祖家業?

任先人之家業於風雨之中頹敗荒蕪?

楊肇嘉先生晚年歸隱清水,並以《菜根譚》:「自處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嶄然,
得意冷然,失意泰然」
自號「六然居士」,

如今面對祖產荒蕪, 是否也能釋然? 



往者已矣,而來者可追

保留下來的兩棟古厝,是否能被妥適的呵護呢?

……未可知 ?

0

8 留言

  1. 御銘 2011 年 10 月 24 日 於 上午 10:15

    您好!我很喜歡你對(社口楊宅)的文字敘述,是否可以轉貼到我的粉絲頁呢?我會在敘述上附上轉貼於您,謝謝!

  2. 御銘 2011 年 10 月 24 日 於 上午 10:15

    您好!我很喜歡你對(社口楊宅)的文字敘述,是否可以轉貼到我的粉絲頁呢?我會在敘述上附上轉貼於您,謝謝!

  3. janetF 2012 年 7 月 9 日 於 上午 11:46

    前陣子也拜訪過社口楊家,狀況比板主拍照時更破落了,部分屋頂還用了防水布保護,中棟燕尾有破損,南棟
    無人住,屋頂部分塌陷,北棟楊肇嘉故居土地上的新建物正在施工中

  4. janetF 2012 年 7 月 9 日 於 上午 11:46

    前陣子也拜訪過社口楊家,狀況比板主拍照時更破落了,部分屋頂還用了防水布保護,中棟燕尾有破損,南棟
    無人住,屋頂部分塌陷,北棟楊肇嘉故居土地上的新建物正在施工中

  5. jackl 2012 年 10 月 28 日 於 下午 11:08

    看到這篇,不禁讓我有點小難過

    96年曾經來此一訪,當時還跟門口的阿婆聊了一下

  6. jackl 2012 年 10 月 28 日 於 下午 11:08

    看到這篇,不禁讓我有點小難過

    96年曾經來此一訪,當時還跟門口的阿婆聊了一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