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出生於1844年,少時曾聽聞
英國宣教師賓威廉( Rev.William C.Burns)牧師講述在廈門傳教的情形,自美國普林斯頓
(Prinston)神學院畢業後不久,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同治十年(1871)奉派來臺。
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
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
馬偕博士於1872 年3月9日在淡水上岸,當晚寄宿英商寶順洋行 Mr. John Dodd 鼻仔頭公館,
隨即出外旅行踏查台灣北部一個月之久,回淡水後於在當時的龍目井街(今馬偕街 24 號後側),
租得一清軍的廢馬廄 ,經一番大整理於 13 號搬進裡面,除了他兩個松木箱的行李,英國領事
借給他一個椅子及一張床,屋主陳阿順則給他一盞舊油燈,生活陳設非常克難。
清苦的物質生活,並不能澆熄他滿腹傳教以及助人的熱誠….
他曾於淡水、五股坑(今五股)、和尚洲(今蘆洲)等地相繼設立教會,免費為人醫治疾病。
傳教過程中亦教授門徒諸如地理、天文、博物、醫術等西方科學知識,是近代北部臺灣史上
具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光緒四年(1878)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
光緒五年(1879)馬偕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助三千美金的協助下,創辦「滬尾偕醫館」,
為北臺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這也是臺灣地區的第一所西式醫院。
1901 年馬偕博士辭世醫館曾一度關閉,直到1906年加拿大宋雅各醫師( Dr. J. Y. Ferguson )
來臺重開偕醫館。因應時代需求加大,1912年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落成使用,偕醫館功成身退。
此館亦為馬偕所自行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有著中式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栱形的門窗。
滬尾偕醫館右側則為<淡水禮拜堂>
北部第一所教堂最初是設於五股,淡水教堂則是後來由偕醫館醫師宿舍所改建的。
1901年馬偕去世後,淡水教會由於實際及擴展需要,將教堂於1915年改建為一所北美樣式,
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鐘樓則設於正門上方。
1928年因不敷使用,決定改建,興建經費除了由會友、學生和各友會奉獻外,其大部分
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並且親自設計、督建。
於1932年改建,至1933年9月3日完工。形成今日之風貌…..
淡水禮拜堂是有著加強磚造的仿哥德式的尖塔,由著名的洋樓匠師<黃阿樹>所承造,
採用尖拱型窗戶、飛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並以三萬多塊品質極佳的紅磚,
以精湛的磚工砌出層次有序的壁面,磚質歷經七十年未見風化,依然如新….
內部則採用有鋼筋的 RC 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
左邊高聳的鐘塔直通天際,鐘聲可以傳到對岸的八里。
1986 年屋頂因閩南紅瓦維修困難,故採用瑞典進口鋁質浪板全面翻修,傳統玻璃改為
鑲鉗彩色玻璃,特別是正面和鐘樓五扇聖畫窗戶,更為這座美麗的教堂增添典雅風情。
建築物許多細節,包括柱腳、牆面、砌磚法、扶壁、平拱窗、尖拱窗、水平飾帶及尖頂等。
裡面座椅、講台、聖桌、也都保持著原貌,目前教會仍保存一座百年古鐘和百年的古風琴,
非常值得細細觀賞。
沿馬偕街往埔頂走, 階梯轉角處右側的民宅,標註著是馬偕初到淡水所寄宿之所.
而在街道的另一頭出口,
圓環內則樹立雕像,永遠紀念這一位有著卓越貢獻的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