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又稱為「理學堂大書院」,是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
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于1882年在台灣北部淡水地區創立的西式現代化學校。
目前作為馬偕紀念資料館、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館、真理大學校史館使用….
咸豐年間因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開放臺灣通商口岸,淡水亦為其中之一,西方宗教因而傳入,
同治十年(1871)馬偕抵達台灣打狗港,由於當時台灣南部已有英國長老教會在此宣教,
而北部人口稠密卻沒有宣教士和教會,於是馬偕毅然決定北上。
同治十一年(1872)搭乘海龍號來淡水傳教, 是為臺灣北部基督教傳教之始。
馬偕博士於台灣傳教期間,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光緒六年(1880) 回加拿大募款,
獲其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 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
募款活動,得到各方熱烈迴響,共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其建校基金。
光緒七年(1881),馬偕博士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
隔年1882年7月26日如期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
因感懷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英文乃命名為 Oxford College,故又稱為<牛津學堂>,
此後成為長老教會培育傳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同時也是台灣第1個私人博物館。
其後過兩年又創建了<淡水女學堂>
當時所授課程,除神學聖經道理,
尚有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倫理、中國字部、中國歷史,自然科學的天文、地理、地質、
植物、博物、礦物及醫學理念、解剖學、及臨床實習、體操、音樂等。
「牛津學堂」和「淡水女學堂」的設立,比起劉銘傳於光緒十二年(1887) 在台北設立的
「中西學堂」以及1890年設立的「電報學堂」都來得要早,可說是新式教育的發韌….
馬偕在臺灣所興建許多建築中,<牛津學堂> (理學堂大書院)帶有濃厚中西合璧意味的一棟,
據稱為當時淡水知名泥水匠<洪泉>所建;馬偕博士親自選地、設計、督工。
書院方位坐北朝南,東西長七十六呎,南北長一百一十六呎。
外觀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卻是中國尖塔的造型─為緩和當地民眾,門楣為觀音山石,
題有「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 」。
格局配置上四合院大厝三開間主屋,兩進兩護龍;西式圓拱形〈雨披〉的門窗和百葉窗。
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做法。
山牆上的圓拱窗以紅磚砌成,上加丁面雨庇,嵌有彩色玻璃。
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板瓦屋面,屋脊上設有小尖塔。
整體建材使用清水磚與閩南瓦,皆由廈門運入,其中小紅磚外面刷以油漆,以防風雨侵襲。
三合土以蒸熟的糯米,加上石灰與糖漿搗製而成,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牛津學堂正對著是<真理大學禮拜堂>
馬偕於1901年因喉癌病逝於淡水,在臺宣教30年,
截至逝世為止統計成立60間教會、培養60位傳教師及約1800名信徒,
後繼者是<吳威廉> 牧師….
吳威廉是一位帶領教會走向組織制度化的重要人物。其成就並不亞於馬偕。
吳威廉同時也是位建築師,日治時期還曾擔任臺灣總督府的建築顧問。
目前在淡水所見的牧師樓、姑娘樓、婦學堂、婦學堂、淡水女學校及
紅毛城內的英國領事館兩側迴廊增建皆為<吳威廉>所設計建造。
在真理街4巷沿途,看到綠蔭掩蔽中的洋樓,當年建造是用來當作傳教士的宿舍。
其中「馬偕故居」西側的那棟,因為住有女傳教士,當地人也稱為「姑娘樓」。
靠近紅毛城斜邊駁坎上邊的,便稱之為「牧師樓」。(建於1906-1909年間)
建材方面多用紅磚,屋架多用木桁架,門窗開口多用弧形拱與半圓形拱。
建築平面安排方面,單棟建築多採迴廊式,單面或三面設迴廊可收遮陽擋雨之效。
群體組台式則採四合院佈局,中央留設天井。
這些宿舍迴廊環繞,磚砌的圓拱,磚工和磚雕圖案相當別緻,值得細細品味。
(姑娘樓因位於校園內,假日未對外開放無法進入)
也算是淡水地區的洋樓代表….
我新開的生活資訊討論區
歡迎大家有空來參與討論
我新開的生活資訊討論區
歡迎大家有空來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