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臣的帽子將<王鐸>的政治人品釘在不堪的一面,使其永世不得翻身,但站在不應以人廢書的
立場上講,評價王鐸的<書法>及對清代以後書法的影響,應該以更藝術、科學、客觀的評價方法,
給予王鐸及其書藝一個公正、真實的評定。作為書法史上的杰出書家,是可以被大書特書的。


王鐸(1592- 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癡庵道人、煙潭漁叟、
雪塘漁隱、癡仙道人、蘭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雲岩漫士等,孟津(今河南
孟津)人,世稱「王孟津」,明末清初知名的書法家。

自幼聰穎慧敏,明天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賞識,累擢禮部尚書。

王鐸身逢明末亂世,仕途坎坷多艱,崇禎十六年(1643)曾一度避難於蘇州滸墅關<袁樞>寓所,
二人交情篤厚,往來間以詩文書畫相唱和,袁父兵部尚書<袁可立> 神道碑就是王鐸親筆撰寫。

崇禎十七年(1644) 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皇帝自縊於景山。
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待為東閣大學士。

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順治九年病逝故里。諡<文安>

王鐸死後120多年。當時清朝已建立100多年,為進一步緩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識,
確立忠君標準,乾隆皇帝曾大力表彰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難的明朝官員,同時下令編纂《貳臣傳》
,降清的明朝官員因此都被列入< 貳臣> 之列。

<貳臣>又分為兩種:投降後死心塌地為清朝服務,立有大功的,入《貳臣傳》甲編;
毫無建樹,投降得不徹底的,都入乙編。按照這個標準,王鐸入了《貳臣傳》乙編,
其謚號也被剝奪

在人品即書品的思維下下, 他的書法成就被看輕, 乾隆朝以後幾乎無人取法推崇。

直到近代,王鐸的書法才得到充分的評價,他的人品也逐漸得到較公允的評價。

在那個動蕩的大變局時代,那種欲進不能、欲罷不成的抉擇,造就了王鐸的人生悲劇。

王鐸並不是一個貪官污吏,也不是阿諛奉承之徒,其做官有政績,做人富有感情。
在北京,直言而敢諫,在南京,羞與無齒之流為伍。

清軍兵臨南京城下、滿朝文武投降的時候,王鐸大約只能有兩個選擇:一是死難,一是投降。

此時王鐸想退居山林是不可能的,身為南明副總理,不是降就是死,別無選擇。

結果,因假太子案被群起攻詰, 心灰意冷的王鐸,此時選擇了投降,選擇了茍且偷生….

試問,明朝大廈已傾,投降的官紳士民何止萬千,獨王鐸一人不可求生嗎?
在對大局喪失希望與信心後,為保全家人的安危和生存,求安定的餘生,不也是人之常情嗎?

內心深處的儒家觀念,最好朋友的狀烈殉國,讓他內心難安,長期生活在自責和鬱悶之中。

心靈經常承受著失節的鞭撻、自責和懺悔,讓他痛苦得難以自拔。

而這種心緒又無人能夠訴說,為了舒解愁腸憂懷,他變得頹唐放縱,

錢謙益在為王鐸所寫的墓誌銘中寫道:
< 既入北廷,頹然自放,粉黛橫陳,二八遞代。按舊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歡間作。>

然而,這樣的放縱並不能令他釋懷,悲哀抑鬱、寂寞無奈的心境,令王鐸的晚年幾近於自殘。


有病不就醫不吃藥,慢慢自己康復,再繼續糟踐自己。

一個人頹廢如斯,但求速朽,其內心的悲哀大約瀰漫得無處不在。


所幸,除卻聲色之外,王鐸還能以詩文書畫遣懷。
詩文中情愫難以盡情表達,而抽象的書法藝術,可以讓他的情緒完全釋放。
大約因此,王鐸晚年尤喜草書,狂草作品數量比以前大大增加。


降清之後,王鐸又茍延殘喘地活了7個年頭,
這段時間他的作品數量最大,但作品的風格和水準卻差距甚大。

有研究者分析說,這個時期,王鐸的一些作品近乎完美,佈局勻稱,線條飄逸舒展,行筆充實
,轉筆暢達,參差起伏,跌宕自如,表現出純熟的技巧。

但有些作品卻荒率而零落,氣韻不暢,筆勢零亂,線條板滯生硬,透露出一種淒涼慘澹、寂寞
空虛的情緒,中年時期縱橫豪放的氣概全然潰散。

這就是王鐸的書法人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