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楊氏宗祠的建築,是由楊朝奉(瑞金始祖)的第二十五世裔孫(渡台第七代)楊家水、
楊家連兄弟,為表彰祖先創業之德,集結眾力籌組「楊雲岫公嘗」,召集佳冬、內埔、車城
等三十會分堂的楊氏宗親共同集資,依照原鄉客家風格興建宗祠。

前年前往時正在整修當中,此次前往已煥然一新….

(其實是想看整修前的舊觀 )

楊氏遷臺始祖<楊德展> 於乾隆二十至三十年間率同七、八位族親,由廣東蕉嶺來臺開墾,
並在今佳冬鄉六根村附近定居。

楊氏宗祠於大正八年(1919)動土,至大正十二年(1923)峻工,是一座北朝南的傳統四合院式
客家建築,地勢前低後高,建築物則採中央高而兩旁逐次低降的形式,在對稱與平衡之中,
突出一種嚴凝峙的氛圍。

宗祠內三川殿兩側,仍保存有兩塊創建石碑,右側為「雲岫公宗祠建築碑記」,左側為
雲岫公公嘗分名碑記」。



楊氏宗祠建築為九宮格的空間佈局,前、後堂之間夾有中庭。
左右二側由前而後為前堂間仔、天井、後堂正間,前後堂面皆三開間,係宗祠重要的建築空間。
主要由左、右四道承重磚牆,前後側承重磚牆及三川殿與正殿木構架所組成,左右前後接近對稱。


楊氏宗祠三川殿與正殿中間的中埕兩側,以圓拱門穿越左、右廂門,圓柱門在方牆中,兼具花窗
裝飾效果及門的功能;圓拱門上的交趾陶,殘存部分仍然可以看出人物栩栩如生,值得欣賞。


屋脊是燕尾翹脊﹔棟頂的馬背接飾為精緻的流璃剪貼,及彩繪鑿花﹔
天井舖紅色的地磚﹔左右兩側各有一月洞牆門相通,上面鑲嵌浮雕、彩繪及交趾燒等歷史人物像
,其他的門窗表現出式樣各異的客家藝術,亦極富藝術價值。

 

楊氏宗祠是傳統宗祠建築「風水觀」的具體典型,整個地理配置清楚的表達出傳統的風水觀念。

特別表現在前埕太極圖案的半月池。

前埕的「太極半月池」,代表生生不息的生命運轉,更符合遇水則發的生活祈求。

古蹟已煥然一新,卻不免興起一點點心酸

原因為何?
(古蹟不整修終將毀去, 但修建如新便失去了古意, 如何整修同時保留舊貌, 是需要用心的 )

(古蹟不整修終將毀去, 但修建如新便失去了古意, 如何整修同時保留舊貌, 是需要用心的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