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氏家廟> 位於新竹市北門街,建於清咸豐三年(1854),為閩南建築傳統形式,原來放在
< 進士第> 前的四對旗杆石座亦移置於家廟前。鄭氏家廟平日大門緊閉,一年中只有冬至及上元
兩天因舉辦祭祖活動,才會對外開放參觀…為了一睹鄭氏祭祖古禮外, 參觀內部陳設也是重點…

因為冬至當日並非例假日,只得請事假前往一探究竟…….

新竹北門鄭氏家族,係由褔建漳州府漳浦縣移居金門裏洋鄉(今東溪),移居之時正值明末清初。
三世祖<鄭國周> 於乾隆廿五年(1760)渡海來臺,四弟 <鄭國唐> 偕三子<崇吉>、四子<崇和>,
五弟<鄭國慶> 偕長子<崇封>、次子<崇科>,率子姪於乾隆四十年(1775)渡海來臺,遷居後壟。

來台後,四世祖<鄭崇和>以耕讀養志,先在後壟開設私墊任教,
次子<鄭用錫> 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出生後,常哭泣不好生養,經相士指點抱往竹塹城,
即停止哭泣,隔年鄭崇和便舉家遷往竹塹定居。

嘉慶十五年(1810) 鄭用錫一試而中秀才,取進彰化縣學附生;嘉慶二十三年(1818)為恩科舉人,
道光三年(1823) 高中進士,有「開臺進士」、「開臺黃甲」之稱。

道光元年(1821),第五世十四位堂兄弟為慎終追遠,感念袓先德澤,合資購置田地,分八股
成立祭祀公業鄭振祖公。
鄭用錫與三弟鄭用錦,堂弟鄭用鑑三人共同發由鄭振祖祭祀公業出資,並經奏請朝廷,奉准
在道光四年(1824),在故鄉金門的裏洋鄉建造鄭氏家廟,於道光十年(1830)落成。

爾後在咸豐三年(1853)起,復在新竹北門外興建「鄭氏家廟」。

昭和十三年(1938)第一次修建,民國八十四年(1995)進行第二次修建。



除鄭家婚喪喜慶外,家廟平時門戶深鎖,唯上元春祭、冬至冬祭及中元為城隍爺繞境,
中途休息時,才能啟開大門,讓人入內參訪。

鄭氏家廟是為供奉鄭氏歷代祖先神主,中央神龕上方懸掛< 滎陽世澤>匾

中央有四世祖<崇和鄭公>之畫像….



中央為三面聖旨牌「崇祀鄉賢」分別代表鄭崇和,鄭用錫,鄭用鑑父子,兄弟,叔姪前後奉詔
入祀鄉賢祠的無上榮耀。


其旁尚有另三面聖旨牌匾,左為「紹舉孝廉方正」(鄭用鑑)。中為「覃恩誥命」(鄭用錫)。
右為「天旌節孝」(劉銘傳奏請旌表鄭氏節婦)

當然還有數量眾多的鄭氏子孫功名匾…..

其中包括有: 進士,文魁(舉人),優貢,拔元,選元,貢元,太守,恩元及明經 等等, 約計十餘方….

進士  欽命大總裁 吏部左侍郎王引之  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 曹振鏞

   太子太保禮部尚書 汪廷珍  兵部左侍郎 穆彰阿 為

   會試中式第四十一名 殿試第三甲第一百九名  鄭用錫 立


特恩文魁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地方兼提督軍務

史致光為 嘉慶戊寅科中式第七十二名舉人  鄭用錫立


文魁  道光丙午科舉人 第八十三名  鄭如松 立



拔元  欽命臺澎兵備道兼督學政按察使司銜  孔昭虔為

道光乙酉科中式歲貢生 第一名  鄭用鑑立



優魁  兵部侍郎巡撫福建臺灣等處    

道光乙酉科中式歲貢生第一名  鄭如松立


明經  太守  鄭如樁

明經  戶部國子監道光丙午年為  中憲大夫選用道  貢生  鄭如梁 立

明經  戶部國子監道光丙午年為  欽旌孝友朝議大夫 貢生 鄭用鈺 立

選元  光緒甲午年中式貢生第一名  鄭如嶓 立

恩元  同治甲戌科中式恩貢第一名  鄭如雲 立

選元  欽命按察使司銜臺澎兵備道兼督學政 熊一本 為

   道光甲辰科中式歲貢生第一名  鄭用鈶 立


(觀看這些匾額其實才是此行主要目的)

山川門前殿上方「學界山斗」匾額,是日治時期總督<樺山資紀>,贈予藻亭公(鄭用鑑)。

正廳上方為鄭用錫於道光十五年(1835)任禮部鑄印局員外郎,故立匾「春官大夫」。

對於祭祖的儀式並未特別留意, 但卻表達了後世子孫敬宗尊祖,溯本追源的傳統美德.

到達時已近十點半,午時一到,開始祭祖活動, 為時約四十分鐘,禮成後參與人等陸續散去

本想靜下來仔細欣賞一番,啟知堂內已人已多數散去,大門迅速掩上, 被迫退出…

還好之前,已將匾楹內容大致謄寫完成,照片也拍攝了許多,

即便退出,也以大致完成此行的採訪工作….

雖然是同姓氏,卻不是同宗族,參訪依古禮的祭祖儀式, 欣賞這些顯赫的科舉功名,
多少還是與有榮焉…….

徒步前往隔街巷內的<徵士第>,果然已夷為平地

還好作了最後的紀錄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