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港>約位於頭城市區以北一公里,因港灣內有黑色礁石,所以得名。
嘉慶十五年(1810),噶瑪蘭設廳,道光六年(1826),烏石港正式開港,成為蘭陽重要的口岸,
船楫雲集,「石港春帆」可以用來形容當時港口的繁榮景況。曾被列入<蘭陽八景>之一…..

根據<噶瑪蘭廳志> 記載:
<烏石港在頭圍汛, 離廳北三十里….口窄,礁多,隨風轉徙…自設官朝商後,疏通土產米穀,
一面順載日用貨物,於地方各有俾益…..道光六年,奉文開設為正口….>

噶瑪蘭於嘉慶十五年四月開疆,設通判,由知府<楊廷理>擔任首任通判,
道光五年舉人知州<烏竹芳>入署噶瑪蘭廳,曾特標其景致而誌其佳勝, 列為八景: 其中包括了
龜山朝日,嶐嶺夕煙,西峰爽氣,北關海潮,沙湳秋水,石港春帆,蘇澳蜃市,湯圍溫泉


所謂的石港春帆,說的便是烏石港昔日的盛況….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籍牡丹社事件派兵攻打台灣,清廷授沈葆楨為<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
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次年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設<烏石港舖>,主管郵信業務,設舖司1名,
光緒四年(1878)在頭圍設分縣,表明烏石港的地位依舊重要。

 

同年,洪水為害,頭圍附近河流改從打馬煙出海,通往烏石港的河道壅塞。
光緒九年(1883)23日,烏石港口因美國大型角板船觸礁沈沒而堵塞,船舶無法進出,使得這個
曾為蘭陽第一大商港,東部唯一的正口,就此走入歷史。



民國八十年,烏石港列為第二期台灣漁港建設方案,開始建港,並已於民國九十四開港,
目前已成為頭城地區,最重要的觀光休閒漁港。港區中舊有的烏石港遺址,已規劃成為保育濕地,
毗鄰的大片土地,也陸續成立了<蘭陽博物館>,<烏石港紀念公園>以及<遊客服務中心>。



<蘭陽博物館>自2006年招標以來,曾多次流標,工程持續緩慢地推展,終於於最近完工啟用,
目前處於試營運期間,假日大批遊客湧入,參觀品質大打折扣…..

由於人潮眾多,排隊進入常設展示區,需排隊等候,料想參觀品質將大受影響,
暫且將此行設定於建築景觀參訪行程,他日再悠閒參觀內部展示.

建築景觀由<姚仁喜>所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所設計,建築外觀乃是以北關海岸一帶
常見的單面山為依據,傳達一種由土地中成長茁壯的感覺,藉由建築量體材料的變化來展現內部
空間的自明性,因錯位而產生之縫隙亦可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與水域中的烏石相呼應。

為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以爭取
最大的腹地範圍。建築量體的形式與意象始終緊扣著單面山與烏石的轉譯層次,材料與色彩也不例外。
建築外牆以石材為主,其質感反映出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同時搭配玻璃、金屬
等較科技現代的材料,希望在擬真的情境中取得平衡的美感。


在低調開發與維護溼地生態的原則下,選擇環保可回收的材料與綠建築施工法。
此外,外牆的施工上也儘量以預鑄或乾式施工的方式進行,以避免在現場產生過多的污染,同時
大幅縮短工期,減低對環境的衝擊。


 

維護生態景觀為出發點,建築物的色彩也保持低調,盡量與基地內生態環境的色彩基調取得協調,
避免過於突兀的色彩表現。



由於試營運期間,遊客尚且走馬看花….期盼正式營運之後,周邊設施悉數完善之餘,
能讓遊客自然兒然走入濕地生態園區之中,將自身更進一步融入其中.靜坐堤岸綠茵,享受這悠閒,

而不只是行色匆匆…..


0

2 留言

  1. 匿名訪客 2014 年 11 月 24 日 於 下午 9:49

    鸿运红国际公棚

    害羞的我有一句话一直都不敢向你表白,但是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你什么时候请我吃饭?…

  2. 匿名訪客 2014 年 11 月 24 日 於 下午 9:49

    鸿运红国际公棚

    害羞的我有一句话一直都不敢向你表白,但是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你什么时候请我吃饭?…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