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昔稱「牛罵頭」原為平埔族拍瀑拉族 牛罵社(Gomach之社域,清水又稱「寓鰲頭
則因清水東境有鰲峰山,古稱「鰲頭山」,大正九年(1920),因鰲峰山麓下埤仔口有一靈泉,
清澈可鑑,因而改名為「清水」。


根據荷蘭人於西元1657年的戶口調查,當時「牛罵社」的戶數有58戶,人口共193人;
雍正十年(1732)大甲西社番亂平定之後,「牛罵社」改稱為「感恩社」。
雍正十一年(1733)漢人已大批湧入清水地區墾殖,開墾秀水、三塊厝、客庄、橋頭、田寮、後莊、
社口、頂湳、下湳、菁埔、埤仔口、山腳、水碓等十三莊。



清水鎮早期移民以泉州人為主流,與鄰近龍井鄉漳州人成強烈對比。
清水鎮居民以楊、蔡二姓為大姓,分布在社口與清水本街:其次是陳姓分布於秀水、武鹿;
王姓分布於菁埔、頂下湳;黃姓分布於三塊厝;李姓分布於高美;吳姓分布於橋頭、下湳;
廖、鄭姓分布於高美,血緣聚落相當普遍。

雍正元年(1723)新設彰化縣治,本鎮歸彰化縣邑管轄,為大肚西堡牛罵社所屬荒地;
乾隆二十九年,由於街肆已成,改稱<牛罵頭街>;
迨至光緒十三年(1887)台灣建省,本鎮改隸於台灣府台灣縣大肚上堡

甲午戰敗後,日人據台,設台中縣,本鎮屬牛罵頭辦務署管轄。旋改屬台中縣梧棲港辦務署。
之後又改隸屬台中廳牛罵頭支廳大肚上堡。再改隸台中廳沙轆支廳管轄。

至日治中期,於鰲峰山發現埤仔口泉,湧出清涼沁脾的泉水,終年不涸,
大正九年(1920)改行州郡制時,遂將本鎮改稱為<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

台灣光復後,始稱<清水鎮>。

日治時期,大甲郡役所即設置於清水街,並以<楊肇嘉>為首任清水街長….
當時大甲郡役所借清水文昌廟東廂辦公,西廂則為清水街役場辦公處

直至1935年中部大地震前,<大街路>始終是清水重要的政務中心,舉凡消費市場、帽蓆檢查所、
自來水廠、電火局、郵便局、輕便車站及昭和巴士等重要之機關團體,幾乎全都設在大街路上。


昭和二年(1927﹞,大甲郡役所遷移至陸軍路﹝今中山路﹞新建廳舍。
清水街役場則遲於昭和十二年(1937)同樣於陸軍路落成,役員陸續遷移至新街役場內辦公。

當時位於鎮北街南側的街役場,鄰近消隊、街役場宿舍及五福圳,為二層樓高之磚造建築….

市區中心陸續向西及南側地區轉移


昭和十年(1935) 421日晨62分,中部發生大地震….因震央位於今天台灣苗栗縣三義鄉
鯉魚潭水庫及關刀山一帶,又名<關刀山地震>、<后里大地震> 或 <墩仔腳大地震>,
造成新竹州及台中州(約今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縣市)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房屋
全倒達17907戶,半倒則有36781戶,是台灣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


當時清水街上的建築幾乎全部遭到破壞,該年七月一日發布<市區改正計畫> 進行重建

故而今日清水街上存留的街屋或洋樓, 多數即為大地震之後所重建…..充滿昭和年代之建築風格

現今日治時期街屋多集中於北寧街、文昌街及大街路等道路,及其街廓內的巷弄
位於紫雲巖左前方不遠處的<李氏洋樓>(新生街) 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豪邸

至於文昌街,則以連棟完整之街屋,作為<清水老街>的代言人

清水街道上,充滿著許多日治遺風…..

(清水車站及清水公學校另篇在介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