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在漢人移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居住、游獵、田耕之所, 大甲即其音譯名。
大甲市街(新庄)從雍正十年(1732)鎮瀾宮建廟後,逐漸由農村聚落發展成鄉街形態。
乾隆五十二年小廟的擴建,鄰近農村居民的集中,使新庄地區又由鄉街形態演進至商業街市。

嘉慶二十一年(1816)鹿港巡檢署移駐大甲,大甲遂為南北交通重要管道、據點。
大甲市街的發展,至此已由純然的鄉村中心發展到具行政街市的概貌



由於閩粵或漳泉械鬥頻繁,又因大甲街市地位日漸升高…..
道光七年(1827)仕紳林聰、林甲成等人以防禦為由提議建城,籌資興建<大甲石堡>。
該石城以不規則圖形環繞市街,城壁長達510丈,牆高二丈。
城壁以卵石堆積,並塗以石灰混合黑糖及米餅之漿,牆上立士兵守望,夜晚則宿於其上。

城牆有四門,東門於今大甲車站前,名曰「拱晨」;西門在今文武路,名曰「觀海」;
南門在今貞節牌坊北側,名曰「薰風」;北門在今順天路258號一帶,名曰「湛恩」

四門均為單門單脊的硬山形勢,但日治時期大甲市區改正時均已被拆除。

大甲新庄地區的市街發展,最初是以大街(今順天路)為基礎,呈線形向南北兩端發展,
後又因與外埔、后里、大安地區農村聚落間形成兩條小路,與大街成十字交會。

明治38年(1905)在第一次市區改正中,首先拆除圍繞大甲城廓的城堡。並陸續拆除城門….
在此時期,大甲街亦由原來6尺寬拓寬為18尺,兩旁房屋各自拆退並設騎樓重新建築。
其他市街亦有所拓寬,並倡導「大正式」、「昭和式」之立面街屋


昭和九年(1934)第二次市區改正,以大街(今順天路)為中心,向東西及北的方向新闢道路
,形成棋盤式的街廓形態。昭和12年(1937)延續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內容,進一步擴充。

<大街> (即今順天路)中段地區,大甲的商業多集中在此。
鎮瀾宮位於街南段;市場在鎮瀾宮南側的大街旁。第二次市區改正時,拓寬為現況。
兩旁街屋為「昭和型」建築,以二樓為主,間混三層樓,是當時發展最早、最熱鬧的街段。


而於鐵路通車後開闢的站前路(今蔣公路)。由於連接車站,往來行人車輛頻繁,發展迅速,
成為大甲商業集中之街道。
兩旁建築多是大正末期及昭和初期的「大正型」建築,至今仍有部分留存。

也因此, 欣賞大甲老街上的街屋,就必須沿著順天路及蔣公路走上一趟
才能盡情欣賞大甲街市的…..迷人風華



文昌祠對面的街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