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甲市區內文武路與三民路口的<文昌祠> 當地人稱文昌宮,又稱<孔子廟>
清同治元年(1862),大甲舉人<何清霖>向地方紳士勸募合力興建,內設立義塾,以教導大甲子弟,
弘揚文教;共建祠宇三間,兩進中設正殿,祀文昌君,左右廂房為義塾,大門外設照牆。
文昌祠是三開間、兩進兩廊,左右帶護龍的殿堂式四合院祠宇建築。
前埕寬敞,第一進山門是擔廊形式,三段燕尾翹脊,筒瓦屋面是典型的清代祠廟形式。
祠內裝飾有鹿港匠師之彩繪,是一座結合書院與廟宇的複合建築。
三開間的第一進山門,為檐廊形式,三段燕尾翹脊,筒瓦屋面。
外檐裝修以木質為主體,間以石雕牆堵構成,左右門彩繪門神。山牆以斗仔砌紅磚飾面。
護龍與中央祠宇間,有廊道及天井聯繫,供學子課讀及活動之用。
第二進文昌祠為主祭文昌之神,是為保文運、興教化之所。
屋脊為長脊型式,中央寶塔,兩翹上是兩條作朝聖狀之伏龍,形式簡單。
光復初期廟宇損壞嚴重,木樑蝕朽,
民國三十八年因裝甲兵團、保警大隊、退除役官兵陸續占住而毀損,護龍曾遭違章遮蓋。
還好沒有太多拆建,至今仍保有創建時的原貌。
正殿中有<文明氣象>及<人物權衡> 兩匾
庭院右前有一敬字亭,姿態古拙,其後立有一碑,記載: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二千五百年聖誕 (篆) 紀念碑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立 孔德成題
(碑陰) 眉山 許天德謹撰立石 玉田孫奐崙敬書
文昌祠新近整修中,環境頗為清幽….
現為國家三級古蹟
文昌祠對面也有日治時期街屋數棟,
可資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