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的<祀典武廟>位於大天后宮身後,隔民族路與赤崁樓一前一後,是保存十分完整的古廟,
創建於明代,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在明鄭時期被稱為「大關帝廟」,雍正初, 因清廷極力
排斥將岳飛並祀,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而後逐漸成為主祀神明,並晉升為官方祀典的廟宇之一。



< 續修臺灣府志 >中記載:
<關帝廟  在鎮北坊. 偽時建(永曆二十二年), 康熙二十九年(1696) 臺廈道王效宗修.
五十五年,臺廈道陳璸重修..五十六年, 里人鳩眾就原址重建.乾隆三年(1738) ,臺灣道尹士俍重修 ..
雍正五年, 奉旨春秋祀以太牢.乾隆十七年, 臺灣道金溶重建, 三十年( 1765), 知府蔣允焄重修 >

( 乾隆三年重修時 , 明寧靖王書匾額曰<亙古一人>, 現存<古今一人> 匾應為仿作 >

雍正年間, 為了消弭反滿思想,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也因此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
並將全國部分大型關帝廟改為官祀。

受此影響,當時稱為「大關帝廟」的此廟,晉昇為「祀典武廟」,而該名稱沿用至今…..



全盛時期集合附近六條街的境廟共同組成「六和境」,並於廟內設立「六和堂
作為聯境辦事處和全城冬防指揮所。

日治以後,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也喪失了原有的優勢地位,但仍維持其崇高地位。
民國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整修。

經多次整修後,該廟大體所呈現為道光十九年(1840) 重建後之模樣。

坐北朝南的祀典武廟,八公尺寬,廿公尺寬,縱深式配置的三開間三進兩廊式廟宇建築。
由於各殿的高度不一,飛簷斜頂的山牆,從側面看去為起伏狀,造型頗為美觀。




前殿及後殿為燕尾翹脊硬山屋頂,正殿則採用重檐歇山屋頂,不僅殿宇氣勢魏峨,結構堪稱雄渾。
前殿後及正殿前均有拜殿,尤真是正殿前的馬背歇山拜殿,造型最具有特色。

後殿右側有東向的觀音廳及北向的「西社」各一座。觀音廳後為六和堂及延平詩社。
西社供奉文昌帝君,為府城士子以文會友之所。



 

明治三十九年(1906) 再次重修時,適逢進行市街改正,欲拓寬永福路,
武廟因位於道路上,引起拆遷的爭議,最後是道路轉折解決。

因而造成今日朱色山牆聳立的樣貌,依各自的高度起伏變化,造型非常美觀。
也成為祀典武廟最具代表的一個印象.

廟內典藏古匾眾多: 舉其大要者,包括有

萬世人極 


康熙乙未仲春  維育聖神

    欽命特授福□沅巡撫都察院 

賜進士出身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兼提督學政加一級  陳璸敬立

康熙丙子歲春正月吉旦  文武聖人

     欽命按察使司 分巡臺廈兵備道    高拱乾 敬立 

乾隆四十二年歲次丁酉荔月 上瀚吉旦

   天地同流                         臺灣府事  虞山蔣元樞敬書


乾隆甲寅中秋  大丈夫

     欽命按察使司分巡福建臺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  楊廷理 薰沐敬書

 

乾隆辛巳清和月穀旦  正氣經天

    福建臺灣府知府  萬縣前 薰沐敬書


光緒歲次□酉小春吉旦
   
文經武緯

欽命提督軍門福建臺澎掛印總鎮世襲雲騎衛年昌巴圖魯   章高元敬獻

嘉慶甲戌季春穀旦   人倫之至

賜進士出身 欽點御前侍衛 福建陸路提察右營遊擊   徐慶超 敬書

 

光緒十五年歲次庚寅冬之月 穀旦

至大至剛   本任埔裡通判權知縣事  方祖蔭敬酬

咸豐元年 月穀旦  至聖至神   

欽命□□□□□□□福建臺灣鎮總兵   侯官 恆裕薰沐敬獻

道光三年歲次乙酉季春月吉旦

                    日星河嶽      前臺灣兵備道今陞陜西按察使   孔昭虔敬立

 

重要的楹聯及碑記, 也包括有:

志存一統佐興朝伏魔蕩寇威靈丕振始完當日精忠
 數定三分扶□漢討吳伐魏辛苦備嘗未了半生事業    柳州  楊廷理敬書  


 


皇清 重修郡西關帝廟碑記 (
  臺灣府城西定坊武廟 (下略)  乾隆五十四年夏五月吉旦 
                 知臺灣府事   柳州 楊廷理敬書

重修關帝廟碑記 (
特授福建臺灣府正堂 前護理分巡臺澎兵備道 
兼提督學政 隨帶加十級紀祿八次記功二十一次  蔣元樞 撰文 
                乾隆四十二年 月  穀旦

真是古物雲集, 與臺南大天后宮堪稱 … <雙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