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的舊名叫做「和尚洲」或「河上洲」,這個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大多說是18世紀中葉左右
(乾隆年間),因為新竹城隍廟僧人<梅福>,向官府申請以這裡的產業作為關渡媽祖廟之香油錢,
獲准後,梅福便每年渡河前來水湳收租,所以稱「和尚洲」,水湳一帶則稱為為 <和尚厝>

另一說法為 日本人<伊能嘉矩> 所指出「河上洲」是因地形而得名,因為:「…自上游土沙之堆積,
亦促成河底游淺,例如今之淡水溪南岸和尚洲地方,原屬該河沙洲,…存有河上洲之名。」
「…又因地形上,河水環繞,…而有河上洲之稱。…」
後來因為「和尚」與「河上」發音相近,就彼此混合了,遂以「和尚洲」為名。

和尚洲原是河上的沙洲,凡洲渚有水之處,必蘆葦叢生,每逢蘆花盛開時節,許多白鷺鷥棲息於其間
,成為一個特殊景觀,所以有時又叫做「鷺洲」。


蘆洲地區原來是平埔族「南港社」的居住地,漢人在蘆洲的拓墾,有五大庄頭。
除了水湳村因為昔日僧人梅福招墾收租之地,又有和尚港之稱,是蘆洲地區最早的耕墾地帶。
其它村落等地區之地方的開闢,大都是在
嘉慶年間才有大量漢人進入拓墾,此時前來耕墾的多屬李姓
、陳姓、張姓移民,尤以李姓較多….且多屬泉州籍

福建五山祖李公君懷11411209),傳子汝諄(號曰雄山)、汝謹(號曰南山)、汝誨(號曰兌山)
、汝謨(號曰銀山)、汝謙(號曰金山)分居五山。汝誨傳子致曲,致曲傳子仲文。
仲文公卜居同安兌山成為李氏家族<兌山派>第一世祖。

仲文公第十七世子孫李八六、李二四與李正一兄弟也於乾隆晚期,自泉州同安東渡來台,卜居蘆洲。
李正一(譜名公正),為蘆洲鄉田仔尾 李家族譜所載來台的第一世祖先。

李正一育有二子,在台第二代譜名為「夫」之輩,長子李學道(譜名尚夫),次子李清水(譜名濯夫)
今天的蘆洲李家七大房就是由<李清水> 這一支系所傳下的….



李清水於父親過世後不久出生, 童年全靠母親獨力撫養,可說是家貲微薄,與長兄合力耕作農地。



歷經數十年的努力耕作與勤儉持家,李清水於道光二十四年(1845),與兄合資向林氏買下當時的
南港仔埔園一塊土地,七年後,又向楊氏兄弟買進和尚洲瓦厝前一帶旱田。
不久,兄長李學道辭世。
咸豐四年(1854),李清水再添南港仔埔園並水田一塊。
約莫此時,李清水已育有七子,且七子多已長大成人,李清水有感於宗族丁口增加之需要,
遂於咸豐七年(1857)左右於現今原址,興建李宅,距今約一百五十餘年了。



李清水育有七子,在台第三世譜名為「士」字輩。
道光十六年(1837)三子李祐真(譜名士實,字實其,樹華是為官名,諡剛直)生。

李家來台三世中,<李樹華>是首先出仕者….

李樹華,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於十八歲時負笈從師,同治二年進淡水廳儒學學宮,
為邑庠生,後為淡水縣學附貢生,光緒十九年為臺灣巡撫邵友濂委任安平縣儒學正堂

陞受教諭,同年又兼鳳山縣儒學正堂,二年後因乙未之役辭官榮歸,李家名望重於一時。


李清水還在世時,即組成了一家「李長利記」,讓李家七子的各個專長可以在商業上的積累更快速。

由於社會,經濟地位改變,加以日益增多之家族人口,清水公時建造之房舍已無法應付新局,
因而於<李樹華> 於光緒二十年辭官返鄉之後,李氏七房兄弟便有改建宅第之議。


明治三十六年(1903) 新宅完工,整個宅院占地很廣,基地約有一千兩百餘坪,建坪約四百餘坪。
整體大略呈橢圓形,以宅屋為中心,四周有竹林,是台灣民宅的防禦方式之一。
屋後較高,有較高大的樹木,林木由宅後延伸到屋身兩側,環抱成半圓形,模式為三落四合院,
全厝計有九廳,六十房,一百二十門,厝後果園,兩側呈半圓形。


宅前為埕,共分為內外兩層次,以一道矮牆及門樓隔開,借以呼應宅屋格局的宏偉。
埕的前方有蓮花池,屋前的水池除了養魚之外,也可做為消防用水,
以前只要逢天氣晴朗之時,池中便會映現出觀音山的倒影,清晰可辨。

清光緒時期<李長利記> 之崛起與興盛,以及李樹華以科考進入縣學,讓李家躋身於鄉紳階級,
家族聲望及龐大產業如日之升。

然於1895年的乙未割地,台灣成為日本政府的殖民地,卻也讓李氏宗族面臨了極大的轉變…..


明治四十一年(1908)由當時李氏最年長之長輩<李樹華>主持分房,將家產均分七份。
其後李氏七房子嗣,投身於各行業中 或為中醫、卜算及四書五經之研讀,也有從事商業經營者。

民國七十二年,因認同政府政策,經由<嚴秀峰>主導整合李氏七大房家族意見,
為保存中原古建築文化歷史價值與李氏傳統文化精神遺址
,主動申請將李宅列入文化資產保存,
經內政部核定後,被指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

大門書懸「外翰」扁額,為清舉人<羅秀惠>親題,門神繪畫「丹桂九鼎」須皇帝賜頒方可題繪,
大門兩側邊門上方,分刻「由義」和「居仁」四字,係採用上佳磁粉沾粘而成。


中廳兩側書懸對聯一幅,右款「一般心而友弟兄必恭必敬」,左款「兩件事以傳孫子半讀半耕」,
為清稻江貢生< 張希袞>親書,後廳祠堂供奉祖宗牌位、兩側有對聯,亦係清舉人<羅秀惠>所書
,右款「道德傳家克守猶龍懿訓」,左款「清廉處己仍存旋馬高風」

李家子嗣中 <李友邦> 一生為了反抗日本統治台灣的民族民生運動而奮鬥….

在日據時代,他被迫逃離台灣,先去廣州,參加黃埔軍校第二期,
民國十三年在廣州成立臺灣獨立革命黨。民國二十七年,在浙江金華,李友邦組織了台灣義勇總隊,
提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兩大口號,作為號召全國各地區的台灣同胞,共同參加中國抗日戰爭,
歷經了二十餘年艱難、艱鉅、艱苦的奮鬥,終於達到,「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的最大目標。

李友邦先生的二弟<李友烈>、三弟<李友士> 都因反帝抗日活動而被日方槍殺與受酷刑而死,
可謂一門三忠烈,其悲壯犧牲的歷史,值得後世深思與歷史的見證。

蘆洲李宅的歷史意義更因其前任屋主李友邦的事蹟而彰顯。
因此, 建立「李友邦將軍紀念館」,作為歷史承傳與文化學習的重要場所…..

作為第一個自願列管的私有古蹟,使得蘆洲李宅格外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0

6 留言

  1. 匿名訪客 2013 年 3 月 20 日 於 上午 11:33

    蘆洲李宅 起造人, 是人稱 李老師的 (李樹華), 根據 大日本帝國政府 明治37年(1904)10月29日發行的一紙(契尾)所載明, 當
    時(1904)李樹華 的住址是: (芝蘭二堡和尚洲中陸庄18番地),
    而 (蘆洲李宅) 1906時的地址是(芝蘭二堡和尚洲中陸庄7/8番地),

    所以李濯夫所創建的是(芝蘭二堡和尚洲中陸庄18番地),
    以上,都有資料可證.

  2. 匿名訪客 2013 年 3 月 20 日 於 上午 11:33

    蘆洲李宅 起造人, 是人稱 李老師的 (李樹華), 根據 大日本帝國政府 明治37年(1904)10月29日發行的一紙(契尾)所載明, 當
    時(1904)李樹華 的住址是: (芝蘭二堡和尚洲中陸庄18番地),
    而 (蘆洲李宅) 1906時的地址是(芝蘭二堡和尚洲中陸庄7/8番地),

    所以李濯夫所創建的是(芝蘭二堡和尚洲中陸庄18番地),
    以上,都有資料可證.

  3. 匿名訪客 2013 年 3 月 20 日 於 上午 11:44

    版主 你好
    此版上所po的那兩張所謂是 李樹華 夫婦 二人之照片,乃是假照片,並非李樹華本人,
    李樹華 只是付貢生去當 儒學正堂, 官階 八品, 死後 追贈 文林郎 也只是正七品而已.
    然, 那2張照片的打扮是 著朝服,掛朝珠,其官階敘述如下….

    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兒女和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大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員穿著朝服時,
    才得掛用。

    請與予撤下….tks/

  4. 匿名訪客 2013 年 3 月 20 日 於 上午 11:44

    版主 你好
    此版上所po的那兩張所謂是 李樹華 夫婦 二人之照片,乃是假照片,並非李樹華本人,
    李樹華 只是付貢生去當 儒學正堂, 官階 八品, 死後 追贈 文林郎 也只是正七品而已.
    然, 那2張照片的打扮是 著朝服,掛朝珠,其官階敘述如下….

    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兒女和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大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員穿著朝服時,
    才得掛用。

    請與予撤下….tks/

  5. apex.cheng 2013 年 3 月 20 日 於 下午 7:27

    資料多引用自網站,未經查證(亦無法查證),承蒙指正感激不盡….

  6. apex.cheng 2013 年 3 月 20 日 於 下午 7:27

    資料多引用自網站,未經查證(亦無法查證),承蒙指正感激不盡….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