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志書中也記載有<基隆八景>,分別為『旭丘晴風』、『米甕晚靄』、『獅嶺迎雲』、
『八斗夕照』、『靈泉晚鐘』、『堵橋秋月』、『暖暖春水』、『社寮銀瀾』。其中大部份的可以
輕易了解, 唯獨這<旭丘>一處, 會讓多數的旅客包括在地的人摸不著邊際…..

上回前往<頂石閣砲臺>後,只找到了營舍及通道,料想砲臺應位於正濱國中校園內,可惜一無所穫
索性繞行校園一圈,發現於操場北側有一步道似可深入
便沿小徑前行….約十分鐘,通至一水泥小路,右轉前往一天聖宮, 確認此處為武昌街104巷

天聖宮左側上行,有一扶輪公園, 公圓前端可眺望基隆外港及對岸的太白莊
有階梯下行,應是通往正濱漁港前的中正路巷內的天德宮

公園旁設有一小型停車場及兒童遊樂場….
涼亭柱上掛著<觀迎蒞臨  旭丘社區> 的牌子, 左側有設置完整的步道,往更高的山丘去 

步道採枕木鋪設,唯已有多處腐朽,可見已久未修葺

沿步道上行至頂,相臨不遠的兩座山頂平台上,設有簡單的座倚花圃以及涼亭
此處標高約一百公尺,可桓視周遭,往北看是八尺門及和平島,往東可眺望海洋大學校區
‘往南山腳下即是祥豐街路邊的基隆海事職校,往西可可遠望機隆外港及彼岸一路的綿延山勢…..

此處即為<旭丘山>最高點, 清風徐來, 疲意全消, 是所以有< 旭崗晴風 >之雅稱, 也算恰當

也許是交通不便的緣故,遊客不多,昔日八景之一的旭丘,今日淪為當地居民的私人景點
實在可惜…..

對照昭和四年發行的<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 NO.165 > 地圖, 此處標示為<平和公園>
有人稱<頂石閣砲臺> 為<旭丘砲台>, 個人則認為頂石閣(或稱頂石角)於清代即有,且已證實為
巡撫劉銘傳所奏建,其遺構也證實非日治時期修築,
故即便僅存殘跡,仍應稱之為<頂石閣砲臺>為宜…..

日治時期或許於原址另行修建新式砲臺,但冊籍未記載,也未留存,究竟如何也就不得而知….


高處有一往北的下山小路,至鞍部,右有階梯往下可行至祥豐街
但直行有一小徑,掛有登山布條,不知前往何處, 續往前行一探究竟

行至路底,菜園盤據,有惡犬不斷嚎叫

繞行過工寮,前往菜園前端,遇見菜園主人

說明來意後,附近看看….見有一橢圓狀格局之疑似高砲陣地, 詢問菜園主人,確認有砲臺乙事
依主人提示, 繞行方圓之內,大致可看出有三個砲座的殘跡, 砲口均正對八尺門海道兩側.

唯砲臺的護堤僅以無筋混凝土鋪築,未見石砌之戰濠及遺存之物料



不知是當初興建未完成,抑或已遭損毀….

欲離開之時,竟遇上<基隆文史守護隊> 人員前來勘察, 便與其一道進入深度查訪

守護隊人員告知山丘上另有一高砲陣地,與菜園前端者規模相彷,可惜雜草密生不得一探

經由菜園主人導引,大夥鑽入林間,在叉路口處右側發現之石砌營舍一所
經研判應是彈藥庫,其型制與大多數日治時期修築之砲臺類似, 可確定為當時所興建


另外大夥更在菜園內區發現營舍所在位置, 僅存地基及牆基腳遺跡, 型制也與其它砲臺相似

依此判斷,砲臺可能興建於同一期間,亦即 日露(露西亞,即俄羅斯) 戰爭後期 (1905)

經查相關資訊,或說是建於1937年,此時期乃日治後期,為因應大東亞戰爭所作的工事嗎?
(建造時間與其它砲臺迥異, 有待查證)
(若言高砲陣地為該時期興建, 概無爭議)

個人則認為,應建於1905年左右, 唯因日露戰爭已取得勝利,因而擱置
或原本有完整之砲臺, 不知何時已遭到破壞….

或者於大戰末期遭攻擊而燬壞了吧?

只是那些石頭怎地都不見?

對於有人因位處八尺門附近而稱之為<八尺門砲臺>, 我寧可稱之為<旭丘砲臺>
因為比較像是日本人會稱呼的名字…..

沿原路至天聖宮,沿武昌街巷道下山,途中有列為歷史建築的日式宿舍群
似已未作修葺, 任其頹壞

基隆市文化局應該加把勁吧?

能否讓基隆八景中的<旭崗> 再受到青睞, 恢復昔日景況, 是該加把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