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新竹<都城隍廟> 創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由淡水同知<曾日瑛>倡議興建,光緒元年(1875)
淡新分治,設台北府,但府治仍設在新竹,故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香火鼎盛,
信眾廣佈, 當時擁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

清乾隆十二年(1747),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曾曰瑛>頗有治績,決意將淡水廳治設在<竹塹>,
於是開始建城隍廟,並於次年完成,比淡水廳下的許多衙署更早完成。
新竹城隍,當時依例稱廳城隍 (縣城隍等級)— <顯佑伯>。
光緒元年(1875) 隨著台北升格為府,
唯因府治仍用原新竹淡水廳署。新竹城隍遂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

台北府治直到光緒四年(1878)遷至艋舺(今台北市萬華)。

光緒十七年(1891年),清廷因張天師星象卦算,推測出將發生大災難,後經新竹名人<林占梅>、
<林汝梅> 兄弟推舉,決定以新竹城隍廟為法會舉行地點,並加封本地城隍為都城隍—<威靈公>

二次大戰後台北民眾在台北市故另建廟奉祀「台灣省城隍」
自行設立了台灣省城隍廟,亦為省級城隍….(位於台北武昌街一段)

由此看來,新竹城隍爺的等級,在臺灣應屬層級最高者….

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匾『金門保障』,其後陸續歷獲封贈,為全台官位最高的城隍爺。

<淡水廳志>記載: <城隍廟 在廳署右側,乾隆十三年同知曾日瑛建..五十七年,袁秉義重修.
嘉慶四年,清華捐建後殿, 祀觀音佛祖. (嘉慶)八年,胡應魁在西畔添建觀音殿,以後殿祀
城隍夫人.道光八年,(淡水同知)李慎彝修,三十年,(淡水同知)黃開基重修….>

其修建沿格大致若是.


現今之廟貌則為大正十三年修建成果,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重簷式屋頂最具特色
,城隍廟內文武判官范、謝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

城隍廟歷史悠久,廟內還保有許多歷史古蹟文物,其中正殿上所掛的<金門保障>匾,是由光緒皇帝
在光緒十七年(1891)所頒賜,還有正殿神龕上的<理陰贊陽>匾,則是人稱「開臺進士」的
<鄭用錫>在咸豐壬子年(1852)所立….


殿中重要匾楹共計有:

光緒御筆之寶    金門保障

咸豐壬子年仲春之月  理陰贊陽

   賜進士出身欽加四品銜禮部鑄印局

員外郎兼儀制司□□加二級    鄭用錫敬立


佑國保民祀溯水庸昭禮典  彰幽痺陰廟隆竹塹肅神靈

大正丙寅年  信紳鄭肇基  伯端敬題

陰陽皆一理  那見陰誥可免陽法能逃  陰陽相輔總難欺

善惡本殊途  莫云善小無為惡微得掩  善惡到時終有報

   同治十一年壬申冬十月  蜀西  向焘沐手敬撰書

 紅日無私貧富一般  青天有眼善惡兩樣

同治七年四月吉旦  江右弟子林福祥

 

城隍廟的建築規模宏大,本體是採連續式山牆三殿式廟,格局方正,各部分的木作雕飾均講究,
門前的石獅及其他雕飾均有藝術價值,龍柱是台北名師<辛阿救>的作品, 雕工細膩生動,
進入大門上方的八卦藻井與平闇天花,為泉州惠安大木匠師<王益順>的作品,還有斗栱,斗栱縱橫
交織,蔚為大觀,此亦屬其大木結構之重要特色,也特別值得一看。


世事何須多計較  神天自有大乘除

重修新竹城隍廟碑 ()

  蕉麓羅秀惠拜撰  發起人鄭肇基等  蘇澳港台灣石粉株式會社謹製

  昭和十二年歲次丁丑   

其旁的<法蓮寺>也屬於同類型的兩殿式,前後殿皆採等寬之三開間,而南畔護室擁有獨立門樓內院,
又呈現護室之態,附屬於法蓮寺,並闢門廊與法蓮寺正殿相連。

法蓮寺的正殿在大正年間重建時採白色磁磚貼壁,而其正面牆身及轉角處則以交趾陶捏製了造型生動
、色彩艷麗的墀頭裝飾,且屋簷下金碧輝煌的網目,雕刻精細的斗拱、雀替等都是十分精美的藝術品。


其內重要匾楹包括有:


同治八年仲秋月穀旦  大海慈航 ()   淡水同知 富樂賀敬書

咸豐丙辰臘月重修  佛祖殿    閤屬弟子仝敬奉

西天法界通臺地  南海慈航濟淡江      淡水同知 胡應魁敬書獻

咸豐戊午之秋  大丈夫身    弟子林占梅書

同治歲次癸酉年秋九月既望    航海蒙庥    信士吳仁勳  張福安敬獻

昭和丙子年季冬月   放大光明    信士 周家修 楊進成 鄭汝潛等仝獻


佛象垂眉為顯慈悲開地府
 
寶光著面將留法相儼天堂

  道光十四年三月吉旦  江蘇弟子韓崑松敬立

新竹城隍爺很靈驗,庇祐鄉里,全省慕名而來的香客絡繹不絕,小吃攤也一攤攤的擺設起來,
隨著人潮不斷的香客而傳誦全台,周圍成了頗具個色的飲食攤販市集,可嘗到知名道地的米粉、
貢丸、肉粽等新竹傳統小吃。


到新竹前往城隍廟,品嚐道地的新竹小吃,這是一定要的

虔誠謨拜之餘,不妨好好欣賞一下這建廟宇建築及古文物之美….

( 後殿側廂,留有當時獻地主<王世傑> 的長生祿位)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