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開港之後,外商洋行接踵而至,一時帆檣林立,洋樓客棧,闤闠喧囂。
同時,本地行郊也改變傳統經營方式加入競爭,淡水河岸船頭商行雲集。由於西風東漸,發跡
之後,不論是建商館或厝宅都仿洋樓樣式,<紅樓>即是其中之代表。


紅樓確實之興建年代不詳,當在清末日初之際(1899年) 。
據傳是由經商往來福州船行生意的商賈<李怡和>所建。六年後李氏經營之船隊遇風浪沉沒,
大正二年(1913)時,將<紅樓>轉予當時淡水第一任街長<洪以南>先生

轉售給淡水街長<洪以南> 後,洪氏並將取名為「達觀樓」,經常有詩社成員在此聚會…
戰後六0年代洪氏族人將其再售於另一名洪姓屋主,新屋主把牆外觀漆為黃色,
故有段時期也被稱之為<黃樓>。

不久,屋主將之分租學生,二十年前又增建石棉瓦屋頂,至此外貌已與原有風格迥異。
爾後,黃樓就廢棄一段頗長的時間。

隨著淡水觀光發展帶來商機屋主再度將它整修恢古蹟原貌,取名「紅樓
搖身一變成為餐廳與藝文中心。




紅樓之造型可能仿當時的領事官邸而建。和已拆除的「白樓」一樣,象徵過去

淡水的繁華,
共同見證淡水的黃金時代。

說起<洪以南>, 其祖父即為清代捐建考棚而蒙劉銘傳奏請建坊旌表的富紳<洪騰雲>
, 立於二二八公園內的 <集公好義> 牌坊,即表彰其特殊表現….

洪以南為人風流儒雅、文采洋溢,一時間文人雅士,政商名流齊聚淡水紅樓,由於在此展望
淡水,東起關渡西至出海口視野遼闊,洪氏遂將之命名為「達觀樓



洪以南,字逸雅,號無量癡者,生於同治10年(1871),艋舺人,天資英敏,聰明好學。
光緒二十一年(1895)負笈泉州晉江,
翌年(1896)中式秀才,是歲歸台,詞才揚輝,名噪一方。
明治三十年(1897)日人授與台北縣辦務署參事職,同年12月授佩紳章,又先後任艋舺保甲局副局長、
台北聽檢疫委員、台灣協會台北支部評議員、臨時台灣舊慣調查委員、台北廳參事等職。

大正二年徙居淡水, 寓居於達觀樓,隔年擔任首任淡水街長….

洪以南為人風流儒雅,博學宏識,好賦詩,善書法,常畫蘭竹,頗受當時文士所推崇。
(許多廟宇中留有楹聯, 在基隆仙洞內留有別有洞天的摩崖碑碣, 觀音山凌雲禪寺之開山堂旁
四國三十三所觀音道場碑碣,亦為洪氏所題)

明治四十二年(1909),北台詩人一百五十餘人創設「瀛社,公推洪以南為社長,
大正3年(1914)9月選任淡水區長。其人善詩文,詩書俱佳,能畫蘭竹,且家饒於貲,乃蒐集各地
散佚圖籍
碑帖、文物、建達觀樓以貯之,為北臺著名藏書之所。

與當時艋舺另一才子<洪雍平>並稱為 <艋舺雙璧>



達觀樓建構雅緻,三面迴廊,遠眺風景,山光水色盡在眼前。
洪以南在此居住,直到昭和2年(1927)溘然病逝。
臨終那一年,重病纏身,還為福佑宮規劃,將空地租作市場以籌措重修資金,其熱心公益可見一斑。

昭和四年(1929)洪以南之子<洪長庚>又將其租給長老教會的郭青年賃居。
其庭院被日人設置馬達警報器,因而達觀樓也曾被淡水人稱作「彈水螺」。
民國55年,洪又將達觀樓轉賣給同一洪姓族人。舉家遷往大稻埕,並開設眼科診所…

洪長庚1893年—1966年),台灣台北人,醫生。他不但為台灣日治時期少數的留日醫生,
也是台灣首位專攻眼科醫學的博士。
另外,一手創建的達觀醫院,則為台灣首座專門治療眼疾的私人醫療機構。

1999年三月經由專家考證修復,於西元2000年再現百年前原貌,為近年古蹟再利用的範例。
並於2001年榮獲文建會頒贈歷史建築百景賞第六名。



從渡船頭穿出小巷,對面小徑上登即可達…..
現重新修建後,擁有異國風情的餐廳及文物展示,許多民眾到此用餐,欣賞遼闊視野的淡水美景。


數年前,一次進入用餐,時間記載著2002年春天,當時孩童在抱
照片中的老丈人在此聚餐後不久即猝逝

而孩童已屆十多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