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鎮>是台中縣的一個鎮,位於台中縣西側,為中部沿海四大鎮之一,也是台中港的所在地。

地形平坦少屏障,季風強、雨量少,沿港鎮交界有大面積防風林。<梧棲>古稱<竹筏穴>,又名 <五叉港>
道光年間稱<鰲西>,光緒年間改稱<梧棲港>,取<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寓意。


日人治台後,大正九年(1920),行政區域改制,將本鎮與沙鹿之鴨母寮兼併改稱<台中州大甲郡梧棲港街>,
光復後更名<梧棲鎮>,隸屬台中縣。
日治時代,日本選定梧棲建<新高港>,終因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無條件投降,使建港中途而廢。

民國五十八年,由行政院決定開闢台中港,使本鎮成為兼具工、商、漁業功能的國際港。

若以日本國內有許多以<吾妻>命名的村落或地方, 可能正是日治後<梧棲>未被改名的緣故吧 ?

<梧棲>最早之屯墾開始於清朝康熙末年,當時僅有少數來自泉州安溪、晉江、南安等地的漢人前來開墾,
到乾隆年間開始與福建有帆船往來,開啟海上貿易新頁,而商賈也紛紛前來設立行棧從事經濟貿易,
到了乾隆末年,梧棲已初具街鎮雛形。

清道光年間,因港務日漸鼎盛,遂扮演中部帆船貿易樞紐的角色,當時街上行棧林立,頂、下車埕貨物
堆積如山,運貨的牛車日以千計,繁華達到巔峰。


梧棲街最初發展於<頂橫街>,目前頂橫街尚存清代建築,餘因昭和年(1935)大地震,整條街
幾乎夷為平地,後經整建,呈現巴洛克式建築風格面貌,並以中段之分駐所最具有代表性。


來到梧棲小鎮,映入眼簾的是長長窄窄的老街,即為現在之梧棲街
高僅二層樓的低矮房屋,行人不多,顯得寧靜悠閒,空氣中不時散發著淡淡鹹鹹的海風味。

由北端進入老街, 頂橫街左轉可見紅磚建築, 不同於梧棲街上的日式風格

續向南,左側有老店<林異香齋>(since1912),以鹹蛋糕而於糕餅業著稱…..香噴噴的香菇鹹蛋糕 ,
每天下午準時出爐,每每時間還沒到,就已經有許多人站在店門外,等候這香氣四溢的鹹蛋糕。
老店從清朝便開始經營,生意興盛、名聲依然不墜,也算是歷史悠久。

再往南,朝天宮右側有一棟米黃色的日治建築,即為舊<梧棲分駐所>


<舊梧棲分駐所>建於日治昭和十年,這棟紅磚建物,歷經中部多次大地震,始終毫髮無傷,
經過整修後,恢復原貌,不僅為老街帶來生氣,也將成為老街新的藝文空間,門前兩株盤根錯節
的老榕樹,也愈加流露出滄桑之美。

分駐所後方有紅磚造房舍,似為官吏宿舍之附屬建物
可側門能進出<朝元宮>正殿之中
朝天宮對面巷內為縣定古蹟<真武宮>,最近剛整修完成

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為應付外貿成長需求,政府積極進行台中港的建港工作
沈寂已久的老街又熱鬧起來,相關的行業商家紛紛設立。
最具代表的餐飲業,從街頭的魚頭海產店、金都餐廳到街尾的狀元樓、通天閣、新天地餐廳
等等的大小餐飲店,莫不賓客滿座,眾商雲集。

可惜好景不常,隨著時勢變遷,也因應時代的需要,鎮公所還有分駐所、台灣銀行、郵局以及
各類商家,陸續搬遷到東邊的新開發市區,人潮不再,老街又逐漸失去光環。

<梧棲老街>一路走來,兩側多為洗石子外牆的日式街屋,樸素而無過度的裝飾樣式
散步其間其實頗為悠閒….

大抵因為交通不便的原因,老街似乎欲振乏力
如何結合寺廟,文化,再造老街的風華,還需要加把勁…..

其實<梧棲老街>是頗有深度的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