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朱一貴之亂,威脅到高屏地區客家人聚落的生存時,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
<又名六堆天后宮>聚議,成立六隊﹝堆﹞鄉團;中堆﹝竹田鄉﹞、先鋒隊﹝萬巒﹞、後堆﹝內埔鄉﹞
、前堆﹝麟洛、長治﹞、左堆﹝佳冬、新埤﹞、右堆﹝美濃、高樹﹞、保衛家鄉,抵禦外侮。
此地因面臨大武山,萬山重疊,成為一天然屏障,故名之日<萬巒>
康熙二十七年,即有廣東、福建兩省人士來此開拓。日治時期,隸屬<東港辦務署>。
並設萬巒、佳佐、赤山各庄役場。後合併赤山、佳佐兩座,改為萬巒區,屬<高雄州潮州郡>管轄。
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改稱為鄉,屬高雄縣轄。三十九年行政區域調整,始改隸屏東縣
<劉氏宗祠>,位於萬巒鄉五溝村,於同治年間年間建立佔地極廣,為劉氏宗親後裔祭祀列列宗,
每年春秋二祭,祭告祖先,所有宗親後裔從各地前來祭拜祖先,盛況熱鬧且莊嚴,是劉氏子孫,血脈
相連,追念祖先的精神堡壘
<劉氏宗祠>是一座二進式三合院,是台灣南部地區各宗祠中保存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一幢,
宗祠是南台灣客家村落頗具盛名傳統客家建築,座落於偉峨的太武山下,前有終年流不斷的小溪及
寬闊的庭院。地勢呈前低後高。從格局的安排來看,可以明感受到劉氏先民對自然環境風水的講究,
這一座<二堂四橫圍屋式>的三合院建築,大約建造於清同治年間。
先祖來自廣東嘉應州鎮平縣(後改蕉嶺)招福鄉八輪車戶的劉姓族人,於清乾隆年間,組成祭祀公業
來到五溝水開墾,再由後代子孫於清同治九年(1864),另有一種說法是1869年開始陸續興建此一
客家三合院建築,由於歷經時代動亂,前後共歷經了45年,到日治時期之明治四十一年才完成,
日治大正十年曾進行過重修。
宗祠最初建好時,只有左右兩橫屋,後來重修時,又加上左右的<然藜閣>與<重光樓>兩門樓,以及
外橫屋和花園的巴洛克裝飾圍牆與涼亭,因此兩座門樓與橫屋,無論材料、構造、尺寸與美學意匠
上都與原先不同,甚至其右外橫屋還建成當時最時髦的大正樣式洋樓,可以看出當時劉家的財力與
在村中的權勢。
在格局的安排上,也可看出客家先民為適應自然環境對風水形勢的講究….
劉姓族人中<劉成台>、<劉成金>與父親<劉清元>三人均曾榮獲朝廷<貢生>,祠堂的屋脊因此以
燕尾造型顯赫其家勢,前門的燕尾線條明亮優雅翹起,脊背則飾以雕花剪黏
前有一條小河有如護城河衛戍著宗祠,潺潺流水象徵子孫的生生不息、財源滾滾,寬敞外埕
前種有百年原鄉金絲竹叢,美麗的植栽,乾淨的環境,襯著不遠處的大武山,祠後的檳榔樹,
遠山近水,綠樹紅花,環境寧靜優雅。
前有精緻細彫帶有燕尾造型的門樓,東西兩側連有<重光樓>與<燃藜閣>的門樓和外圍橫屋,
將整個宗祠塑造成宏觀的局面,廳堂正面刻有美麗彩繪圖案。
<大乙重光>典故出自<劉向>。劉向勤於研究歷史、經典,焚膏繼晷。有一天太乙真人路過,見劉向
黑夜埋首於案上苦讀,又家徒四壁,老人手持青藜杖,吹出枝頭火照著,教給他許多古書,兩人
相知相惜,後來太乙真人贈與<太乙真人>匾額。要他的後代能好好效法他勤學及做事的精神
同時也與大廳的對聯<乙火騰輝,卯金啟瑞>相輝映。真有學問…
鄰近的西盛路內亦有可觀之處,另篇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