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舊名<艋舺>,意指獨木舟或獨木舟聚集之處。早年為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之地,
他們以一種叫 ManKa 的獨木舟為交通工具,循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新店溪往來於山地和平地之間
與漢人交易載運茶葉、蕃薯等作物,<陳賴章>民至此見舟船雲集,因而命<艋舺>之名


艋舺市街最早是從<大溪口>開始發展,也就是現在貴陽街二段和環河南路交叉處的第一水門附近,
後來因新莊河口淤積以及漳泉械鬥之故.漳州和泉州的移民愈來愈多,便逐漸向東發展,因而形成
一個小市街。當時原住民時常載地瓜來這裡和漢人交換貨物,久而久之這地區便被稱為<蕃薯市>


乾隆年間,艋舺靠著濱臨淡水河的優越地理位置,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日漸繁榮,陸續
興建了龍山寺1738),青山宮1746),清水祖師廟1787),從此居民的生活便以廟宇為中心,
從事工商業活動更促進艋舺地區的蓬勃發展。


道光、咸豐年間,艋舺已發展到極致,由大陸來的商船可經淡水河直達此地;陸上商業繁忙興盛漸
成為台灣北部最大的都市,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昔日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說明<古萬華>在台灣發展史上佔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

西元1895年日治時期,將<艋舺>改名為<萬華>,沿用至今。

艋舺的移民多來自福建晉江、南安和惠安三縣(通稱頂郊人),為祈求航海平安,事業發達,
於乾隆年間遂倡議渡海至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 參謁素來信仰的觀音菩薩,並恭迎分靈奉祀。
地方人士推舉<黃典謨>為建寺發起人,展開募捐活動。
除了本地人外,滬尾、桃園等地居民也踴躍參與,募足兩萬元後,聘請地理師堪輿建寺地址,
於乾隆三年(1738)吉日興工,至乾隆五年(1740)本殿主體工程竣工安座,稱之做<龍山寺>

龍山寺曾歷經數次地震的考驗,嘉慶十五年(1810)大地震,龍山寺安然無恙。
嘉慶二十年(1815),台北又發生強烈地震,此次災情慘重,除佛座外,其餘建築物倒塌殆盡。
重修後至同治六年(1867),大暴風雨侵襲台北地區,寺壁嚴重受損,遂於同年再度修築。

大正八年(1919),由於壁柱丹青剝落,棟樑亦遭蟻害,住持<福智大師>和地方人士協議改建,
推舉<辜顯榮>出任董事長,募款二十三萬七千圓,聘請泉州著名匠師<王益順>來台規劃改建工程。

此次改建於大正九年(1920)動工,經歷七年完成,格局莊嚴,極盡雕樑畫棟之美。

1946年盟軍轟炸台北,龍山寺受炮火波及,中殿、右廊和諸佛神像都火化成灰,唯獨中殿的觀音
菩薩僅被燻黑,但仍安詳地坐在壇上,令信徒嘖嘖稱奇。

現在的龍山寺是光復後(1953)重建,雖歷經天災人禍的劫,仍屹立不搖作是艋舺人的精神支柱。
現寺中重要古聯匾有

慈暉遠蔭    (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敕頒)


同治丙辰仲春  救援饑溺  信者 徐宗幹薰沐敬題

大清同治拾壹年歲次壬申荔月吉旦  慧眼慈心

    欽賞花翎加司隆銜署艋舺巡撫路軍□□  陳恢恩敬立

咸豐八年六月穀旦  情殷桑梓 

    淡水艋舺泉郊金長順  北郊金萬利仝敬獻

同治辛未仲春  柔順利貞    北郊金萬利立

同治壬申年  界世莊嚴    金寶典敬獻  二年金義順重修


西天靈淨帡幪萬姓躋歡天
 
南海波怡超拔群生離苦海

       嘉慶辛酉年 晉邑二十三都水頭鄉  王順發敬立

 

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灣唯一的鑄銅龍柱。

大殿有金柱撐起的圓形螺旋狀藻井,相當罕見。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
都非常的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加上於大正年間重建時,當時文人雅士題楹,數量頗多
包括舉人羅秀惠,晉江舉人曾遒,劉育英,洪雍平,李聲元,魏清德,鄭貽林,陳蓁,黃欣等人作品
可謂集當時之名家於一堂…..

山門並有南海<康有為>以及總督府漢學家<尾崎秀真>等人的題楹
可謂彌足珍貴….

龍舸渡迷津發大慈悲只要眾生回首

 

    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

 

                辛酉年孟冬吉旦  南海康有為書  魏清德拜撰

 

                               林成祖偕弟  隆盛  樑材敬獻

 



門神彩繪為陳彝壽的作品

真可謂古剎名勝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