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砲臺>現址位於臺北縣淡水鎮中正路一段634號。位於五虎崗的第一崗,視野良好,
可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可惜今為樹木所遮。砲台西側為淡水忠烈祠,
東側為台灣高爾夫球場,北側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現定為國定古蹟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同治十年撰)
<滬尾港….舊有荷蘭砲城(今紅毛城),後外口門北峰造新砲臺,增建營房..>

道光庚子九月鎮道會稟<臺灣十七口設防狀>節錄內容: (中英鴉片戰爭期間)
<滬尾,口內北岸六七里許有已廢紅毛樓尚存…背樓臨水舊建大砲臺一座頗雄壯,臺基可容千人,
水師守備一員,本汛兵五百八十名駐此…今砲臺設二千五百觔砲二位,一千五百觔砲一位,
一千觔砲八位,八百五十觔砲三位,八百觔砲七位,六百觔砲一位,本汛把總楊得喜,
帶兵三百名專守砲臺….>

但據劉銘傳於光緒十年(1884) <敵攻滬尾血戰獲勝摺>提及: <不料十六日法人又到三船,通計八艘,
巨日擊滬尾,砲臺守兵,茫無駐足….孫開華,章高元,劉朝怙等晝夜率兵,分伏海濱> 

<法船併犯臺北基滬聚危移保後路摺>: <忽報滬尾敵船五艘,直犯口門…滬臺新造,尚未完工
僅能安砲三尊…敵砲如雨,孫開華,劉朝怙飭張邦才等用砲還即,砲臺新壅泥沙,不能堅固,被
砲即毀….陣亡砲勇十餘人…飛書告急基隆>

西元1884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就此展開此一戰役亦稱<西仔反>。
在此一役中,當時曾先後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所修築舊式砲台,幾乎被法軍摧毀。


是故臺灣建省後,劉銘傳辦理海防,購築砲臺,各口分別自光緒十二年底開始興工,
滬尾一地另擇地建造新臺二座.
在清<姚錫光>所撰之<東方兵事紀略>提及:<滬尾砲臺二: 曰滬尾,曰關渡口…>
至於關渡口一處,審度其相關位置,推論應在於關渡宮後山一帶(今馬偕護理專校附近)

劉銘傳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
於1886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
一為<北門鎖鑰>(劉銘傳所題),即今之<滬尾砲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
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完整保留的一座


台灣光復後,<滬尾砲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後轉歸臺北縣政府管理,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

至於舊砲臺位置,地圖上標示於臺灣高爾夫球場內
當然也早已一絲不留…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