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通史>記載: < 同治十三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視師臺灣,奏築安平,旗後各砲臺 >
<打鼓砲臺: 在鳳治之西山,臨大海,其後增建旗後砲臺,以為犄角…..旗後砲臺: 在鳳治之西,
與打狗山對峙…..光緒元年(1875),聘英國工師築之,結構宏壯,中置巨砲,以兵守焉…..>
成書於乾隆二十九年的<重修鳳山縣志>中記載:
<打鼓港汛: 安平協右營把總一員,目名 名輪防,哨船兩隻,內設砲臺一座,煙墩三座,望高樓一座>
可見此地自乾隆年間起,即為海防要衝,並已設砲臺及弁兵駐守之, 與東港汛互為重要犄角
光緒十四年<劉銘傳>修造砲臺奏片中提及:
<各口自十二年正月興工,分築砲臺….旗后本有砲臺一座,後在大坪山添築一座>
<臺灣通志>中附錄光緒二十年(1895) 關於安旗兩處砲臺所開具之清摺所述:
<旂后砲臺,二座,建設臺南府鳳山縣之旂后海口南北岸,一配設安蒙士唐七噸前膛大砲四尊,
一配安蒙士唐四噸前膛大砲兩尊……..又大坪山砲臺一座,建設旂后北首大坪山海岸,配置
阿母斯脫朗八寸,七寸,五寸口徑後膛大砲三尊…..>
光緒二十年秋,南澳鎮總兵劉永福以幫辦軍務渡台,移駐旗后
五月中旬,日軍攻陷基隆,唐景崧棄臺北而遁逃…劉永福乃以其子<劉成良>統軍各營駐守
旗后及大坪山砲臺,八月嘉義陷,二十五日日鑑攻旗后砲臺,成良登砲拒守,奸民夜引日軍由僻徑登岸,
突入大營,陷之…二十七日移駐安平砲臺….初二日,城中土匪起,日軍亦集,遂登輪內渡…..
可見旗後砲臺包含了南岸的<威震天南>,以及北岸之<雄鎮北門>兩處….
旗后砲台的平面呈「目」字形,依南北向分成三區。為方便討論,故稱之為北區、中區與南區。
北區包含主要營門、操場及兵房。營門闢在東牆中央,兩旁皆有兵房。操場居中,
四周皆有兵房圍繞。中區為較高的平臺,中央有一條槽溝形的通道貫穿南北,
連繫北區與南區。平臺被中央穿道劃分成東西兩部分,各自有階梯出入。在中央
穿道北端設拱圈,有如一座橋樑似地在空中連接東、西平臺,我們可謂之前臺門。
同樣地在中央穿道南端、也有磚階分別上平臺,上面仍有橋樑跨過。
南區則為砲台區,砲座沿西、南、東三面佈置,下面則為兵房及彈藥貯藏庫。
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為防盟機自菲律賓方面來襲,遂開始改造<旗後砲台>
北區入口及中區仍保持原樣,南區的四尊舊砲被拆去熔化製作軍器。
另外改置高射砲,並增築碉堡數個。當然,中、南區舊有的營舍、砲座及厚垣都被拆毀填平。
台灣光復之後,由國軍駐守,並置機槍堡。新的營舍築在砲台邊。旗後砲台的本體因無人管理,日益破壞。
幾乎所有的營舍屋頂都倒塌,只剩下部分的隔牆,牆上尚可見到柱樑與鐵水泥樓板之遺蹟。
主門及中央穿廊之橫楣與拱圈也塌陷,到處荒煙蔓草,有如廢墟,頗為淒涼。
1989年高雄市政府展開修復,大體上恢復了清末的格局。1993年完工, 並開放參觀….
所用築砲臺工匠應有僱自漳泉者,因其磚工至為考究,有磚刻及花式砌法。
其餘的臨時工人可能係兵丁,清代營建官方公共建築如城池或衙門時常役使兵丁,台北府城築城即為一例。
旗後砲台所用的磚匠應是一群擅長藝術表現的匠師,在入口大門上除了砌出雙「囍」字形外,
內部中央穿廊兩側亦有數種頗富變化的花式砌法,階梯更是砌成別緻的圖案。
這些特色都顯示出中國傳統砌磚藝術之風格。
今北側另有老古石所造雕堡數座, 或有可能為日治時期亦或國軍所構築….
<雄鎮北門>則位於北岸哨船頭邊
至於<大坪砲臺>,以其配置,其規模應略大於<雄鎮北門>,
可惜因可得資料有限,目前報導仍相當少
然相度其勢,應在於英國領事館官邸右側不遠山坡上 (在管制區中?)
應有遺跡存留才是
<大坪砲臺>是否能有同樣的幸運 ? 可以重見天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