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宮>位於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路口,主祀開漳聖王,配祀玄壇真君、觀音佛祖、
天上聖母、瑤池金母、註生娘娘等神佛。桃園市民習慣稱之為<大廟>,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現為三級古蹟。大廟附近亦為日治時期最熱鬧的市街,街屋鱗次,不遠處還有一條<新民老街>呢….

關於桃園的沿革,嘉慶十四年(1809)有漳州移民築土堡以為防禦,之後道光十四年(1834
富豪姚氏改建土牆
為石壁(城牆已在日治時期被拆毀,今留有東門,西門等地名。
最好開發的地方位於即現今新民街與中山路口附近,先民由此上岸之故,而後聚落地位日趨重要,
漢人移入者越來越多,市街範圍
逐漸向西(中正路)延伸。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 <城北兼東桃澗堡二十九莊….中壢街…南崁街,桃仔園街….>
即說明了在同治年間桃澗堡轄下已有三個主要市街,<桃仔園街>應即是現今之新民街

一直至光緒年間<桃仔園>與<桃園>並稱。光緒14年(1880)清廷丈魚鱗冊上登載為<桃園>
日本領台後,明治三十六年(1903)土地查定時,正式
定名為<桃園>



<淡水廳志>記載: <聖王廟,一在桃仔園街,嘉慶十八年簡岳等捐建….>

本廟位於桃園市中心,是全台規模最大的開漳聖王廟,也是當年桃仔園城的核心所在,
廟前的場埕,是過去市民看戲與活動的聚點,前後殿屋頂為重簷歇山式,為全國廟宇所罕見。

創建年代可追溯至清乾隆十年(1745),墾首<薛啟龍>捐田產20餘甲倡建,草創在先。

嘉慶十五年(1810)再由地方善信簡岳等捐獻重建,至嘉慶十八年完竣,呈較具規模、

堂皇之建築。當時宮廟有前中後三殿,慶成時有官員蒞臨致贈匾額


嘉慶十八年歲次癸酉季冬月穀旦  赫聲濯靈 (1813)

乾清門侍衛鎮守福建臺澎掛印總兵官阿勒精巴圖魯  武隆阿敬題

嘉慶十八年夏月吉旦  慈祥濟世    沐恩眾弟子敬立

嘉慶拾捌年歲次癸酉季冬月穀旦  

德遍羣黎      眾紳衿士庶仝敬立

嘉慶甲戌秋仲之吉  保我黎民    署淡水同知 薛志亮

嘉慶拾捌年歲次癸酉仲冬穀旦  明赫感應

    同知借補噶瑪蘭通判  翟洤敬題


 

草昧展經綸數百里苗疆頓成七邑  花朝逢誕降十五庄桃澗共祝千秋

大正十四年歲次乙丑菊秋 (1925)    鄭聨璣撰 劉育英書

景移物換重新崇廟貌  福履祥浮依舊蔭桃民 (1925)

   乙丑季夏月之閒立    墨禪鄭永南拜撰並書

景色迎眸臺外數峰梅雨濕  福綏載履殿前雙柱石龍蟠    鄭永南拜撰并書


日治時期<
景福宮>曾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起,被日人徵用部分土地

權充<台北師範學校國語傳習所桃仔園分教場>,後來捐售廟產田地二十餘甲以建<桃園公學校>

大正十二年(1923), 因應市街擴展政策而向後遷移並進行大改建,當時的桃園街長<簡朗山>
主持其事,新格局為
五門殿堂、兩殿兩廊,中後殿合併。有名家題楹留存…


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雖有<皇民化運動>政策,幸而影響不大,神明祭祀如常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景福宮為桃園的國軍部隊暫駐,廟埕也被民眾搭棚設攤佔用
直到民國49年政府整頓市容,才回復
廟埕之清靜。
民國50年,眾仕紳倡
議重修增建。之後又有民國65 年(註4)、72年、95之整修而呈今貌。

民國74年(1985)經內政部訂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大廟所在周邊有街屋數棟,飲食老店聚集,可見當時繁榮盛況….




與中山路平行之<新民老街>,仍存有紅磚造擁有圈拱騎樓舊屋數棟

現桃園市街商圈已經向南延伸至火車站前
但對於<大廟而言>,永遠是桃園當地人心目中的廟口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