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嶼西臺>乃清代劉銘傳所奏請修建之砲臺。1884年中法戰爭起,
法將孤拔(Courbet)率遠東艦隊攻我臺澎,澎湖不守,臺灣瀕於危殆,幸賴劉銘傳
艱苦奮戰始得保全。<西嶼西臺>又稱<西臺古堡><西砲臺>,是清代所遺留的的軍事建築.
根據靖海將軍水師提督<施琅>所奏之<飛報澎湖大捷奏疏>:
<….劉國軒親統傾巢之眾,復來澎湖,將娘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
砲城一座,四角山砲城一座,雞籠山砲城一座,東西蒔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
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
內外竹塹即今之內外垵所在,可見明鄭時期已於此處設置砲臺,
該地於明鄭末年即設置炮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加以改建,光緒九年(1883)
清法戰爭爆發前,澎湖通判<李嘉棠>再次改建,次年完工…
後台灣建省,劉銘傳於光緒十一年(1886)請德國人<鮑恩士> (Bonus)再次改建,
於光緒十五年(1889)完工,即為現今所遺存的砲台。
因其為台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古砲臺,具歷史價值,1983年被指定為一級古蹟。
在清法戰爭之前,清光緒九年(1883)通判<李嘉棠>奉<李鴻章>之命,於西嶼內外塹
建造海岸防禦砲臺。但是砲臺建成之後,尚未購買安裝新式大砲,也未安砲配兵。
故中法戰爭期間,法軍向砲臺發砲轟擊時未見還擊。法軍即輕易攻佔西嶼、媽宮。
清法和議之後,劉銘傳深感澎湖一島,不僅左右閩臺,也是南北洋的緊要關鍵,必須扼紮
勁旅固守,以濟緩急。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派曾守吳淞海口砲臺的提督<吳宏洛>
前往勘察,並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動工興建扼守澎湖的四座砲臺….
<西嶼西臺>位於內垵、外垵兩村間,臨海海拔53公尺 的高地上,佔地約8.15公頃,
四周高築牆垣,牆內即壘石成壇,壇上放置大砲,壇下即建成三進王字形地下隧道式
的營房,寬13尺,高11尺,石壇拱頂縱橫貫通,可與砲台互通消息,儼如一地下堡壘。
本砲台為內凹形,自外至內依次為外堡門及外土垣、內壕溝、內土垣及內堡門、砲座、
甬道及兵房、內校場,大門位於北側,兵房為守軍駐紮及休息之地,門額上書<西嶼西臺>
據聞為<劉銘傳>所題。(無署名可證,可比較滬尾砲臺上<北門鎖鑰>之題字)
堡上安裝十九世紀的英製<阿馬士壯>新式大砲四門及銅砲二門,以防止企圖侵入
媽宮的敵人,只可惜現在大砲均已無存。
中日戰爭期間,日軍進攻澎湖,西嶼西臺曾發揮部份威力,造成日軍不少傷亡。
當媽宮城陷時,西嶼砲臺仍繼續轟擊日軍。
戰爭中,砲臺彈藥庫為日軍所擊毀,守將<劉中樑>陣亡。
日軍攻佔砲臺時,守軍<陳連陞>不忍大砲為日軍佔用,乃拆除各砲緊要零件,加以破壞。
光復後,西臺由國軍接管,除原有防務設施之外,另增建營舍數間,
1972年軍方將之歸還縣政府,開放供觀光之用。
站在垛垣上,可遠眺碧海藍天
而炙熱的陽光,如同矗立的瓊麻莖一般,刺著人眼睛睜不開
甬道及營舍內才擁有些許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