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藉口琉球宮古島藩民遇風漂至八瑤灣,
遭原住民殺害為由,由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大軍分三路攻討,
史稱<牡丹社事件>,一場原住民的血淚史篇便發生於此,,,,<石門古戰場>
根據<臺灣通史>記載 ,<牡丹社事件> 之梗概約略如是:
<同治五年,英艦魯霧至瑯嶠,為生蕃所擊,
六年,美船那威至琅嶠,為生蕃所擊,合兵討之,
十年,日本琉球藩民遭風至琅嶠,為生蕃所殺,
十二年,日本以全權大史至北,請討生蕃,不成,,,,,
十三年,日本以軍討生番,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禎視師臺灣,事平,
奏開番地, 移駐巡撫,籌畫善後事宜,設團練總局,,,
光緒元年春,設臺北府,改淡水廳為新竹縣, 噶瑪蘭為宜蘭縣,增設
恆春,淡水兩縣,,,,,,開人民渡臺入山之禁,從欽差大臣
沈葆禎之請也,,,,,,,>
清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琉球宮古島居民六十九人,航海遇風,
船漂流到恆春東海岸九棚附近的八瑤灣觸礁沈沒,三人淹死,五十四人
被殺,十二人獲救。當時統埔庄民協助將遺體葬於雙溪口。
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台,日軍將領<西鄉從道>將琉球人墓移現址,
並立碑紀念。碑文正面為<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背面則是對
此事件的記述。
目前碑文正面<大日本>三字遭塗抹,背面碑文則不易辨識。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台灣遭難者墓地改修等關係市町村協議會>,在中琉
文化經濟協會及車城鄉統埔村民的協助下曾整建墓地,每年琉球遇難家屬
後裔皆至此祭拜掃墓。現址在統埔路<鄉道119> 鎮安宮對面小路內,,,,,
一八七四年,日政府藉口懲凶,派遣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兵攻台,由
保力溪口<射寮>海岸登陸,兵分三路進攻,原住民仗著天險和日軍對峙,
<石門古戰場>位於四重溪東北方約三公里處,是牡丹鄉與車城鄉的界限。
所謂「石門」,是因四重溪溪水貫穿其間,兩岸則有虱母山(370公尺)
與五重溪山(450公尺)互相對峙而成,形成一個天然要塞,易守難攻。
目前政府正在整理步道, 將來即可沿階梯上攀至司母山, 一覽石門險要,,,,,
清同治十三年(1874) 5月22日,日軍進攻牡丹社及高土佛社,
在此遭遇頑強抵抗,血染四重溪;頭目阿碌父子等38人陣亡,日軍亦未得逞。
但終因日軍人數為多,且武器精良攻破,原住民之英勇抵抗遂成明日黃花,,,,,
此役日軍戰死雖然僅十二人,但攻臺期間因水土不服病歿者達五百六十一人。
日軍在達成協調後撤軍離台之前,興建<西鄉都督遺蹟碑>以表彰勝利;
光復後,民國四十二年國民政府代表由張山鐘改題<澄清海宇、還我河山>。
山坡上另一側仍留有1930年日人所立的<征蕃役戰死病歿忠魂碑>
(原碑已失,僅留底座)。
目前車城鄉公所在此區闢建停車場、台階(約四百級)直上,遊客可登頂憑弔。
此處視野極佳,可一覽石門全景,前可俯瞰四重溪,,,,,,
日本於率軍攻台初期,於<射寮>附近海岸登陸,並紮營在海邊平坦處。
其後因營地多泥沼,且時值颱風季節將屆,乃遷移營地至此龜山下。
同年六月初,日軍已征服原住民,但仍無撤軍之意,繼續駐紮於此。
清廷雖一再抗議,日軍均置之不理。
在<沈葆禎>積極派兵增援及佈防下,加上日本國內之反對聲浪,
最後經英美等國調停,以及日軍不斷染病死亡下,終於達成徹軍和議:
以賠償日方五十萬兩及承認琉球主權歸日等條件下,日軍於同年底撤離,
臨走之前曾於<射寮>海岸附近 (海洋生物博物館正左前方) 立碑紀念,,,,,,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翌年訂立馬關條約,日本再次佔領臺灣,
大正五年(1916)十月由當時恆春支廳長< 鹽尻彌太郎>重建碑, 題為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昭和十二年再次整修。
直至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碑文已遭毀損而無法辨識。
過石門古戰場沿路續往山內行進,有<牡丹水庫>
亦可前往水庫區內散散步,,,,,
正因為同治六年的美船<羅發號事件>及日軍<牡丹社事件>,
清廷有鑑於臺灣海防之重要,遂於事件落幕後,派遣船政大臣<沈葆禎>
至臺籌辦海防鄉關事務,並因而於<琅嶠>設縣築城,即今之<恆春城>
至於<恆春古城>,將另篇介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