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將<王羲之>之<蘭亭序>,<顏真卿>之<祭姪文稿>
加上<蘇軾>之<黃州寒食詩帖> 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蓋書者,所以抒情緒也,因其情溢於筆端,鋪陳於紙上,故能成其絕品

唐張懷瓘在<書斷>中說: <行書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
故謂之行書>, 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所謂行書,即真書之少縱略,
后簡易相間而行,如行雲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頓圓,乃楷隸
之捷也,,,,>
因為書寫快速便捷,且容易辨識,因而廣泛流行,

古代流傳下來的書信文稿,多數以行書寫成,
所以要欣賞行書,不可不留意古代書信及文稿,
因為率意書寫,行雲流水,氣韻貫通,或真情流露,或感觸良深,
致書<無意于佳乃佳>,故能成其神品,流傳後世,,,,,
這天下<三大行書>正具有其條件,始能成之

<王羲之>(公元307-365) 字逸少,東晉瑯琊人,官至右軍,人稱<王右軍>
出生書法世家,後博採眾家之長,精研筆法體勢,開創研美流便之行書,
不愧<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攝眾法,備成一家>,後世尊崇為<書聖>

晉永和九年上巳日,王羲之與司徒謝安等四十二人,會于山陰蘭亭,修
袚褉之禮,飲酒賦詩,乘興為詩集作序並書成<蘭亭序>,因情濃筆暢,
唐太宗曾讚曰<詳察古今,研精篆隸,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
後世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惜此真蹟已以帝王之私陪葬於昭陵,不復得見,
還好有唐摹本數種傳世,
其中以<馮承素>所臨摹之<神龍本>者公認最為肖似且精美,,,,,

<顏真卿> (公元709-785) 字清臣,唐瑯琊人,顏師古之五世從孫,
官至太子太師,封魯郡公,曾守平原郡,史稱<顏魯公>或<顏平原>,
個性剛烈,不僅楷書經湛,行書作品更是出類拔萃,頗受推崇,,,,,


<祭侄文稿>與<祭伯父稿><爭座位稿>合稱顏魯公三稿,
尤以<祭姪文稿>用筆圓轉暢達,神采奕奕,
加上其心情之悲痛,跌宕起伏,盡躍然於紙上,
元<鮮于樞>稱其為,,,,,<天下第二行書>

<蘇軾>(公元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出生書香世家,多才多藝,於文學,詩詞,音樂及書畫均有造詣

元豐三年,蘇東坡以<烏台詩案>遭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崗),
清明時節,心情落拓沮喪到了極點,隱忍著悲痛無處宣洩,
藉由筆墨流轉自如,字形斜正放縱,筆勢起伏,融情於筆端…..
<黃州寒食書帖>後世稱之為….. <天下第三行書>

近日拜讀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韓玉濤>所著<書論十講>
文中提出質疑,認為王羲之晚年遭國事家事所困,心情愁苦,
加上體多疲累衰損,病痛纏身,
豈能<思慮通審,志氣平和,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蘭亭序>文章美則美矣,若論其書法,綜其氣勢,則遠遠不能與
<祭姪文稿>及<黃州寒食詩帖>比評,何論居其首?
若非政治的力量,恐難穩座寶座,,,,,

韓先生以為<喪亂帖>以其文辭優美,字勢雄強,加上具有感情線條,
表現出由行書入草書之過程,儘管經鑒定為唐摹本,
然情深調合,充分體現了感嘆人生的魏晉風度,,,,

比起<淳化閣帖>中之王右軍書迹拓本,
<喪亂帖>為墨迹,所謂<下真迹一等>,

比起快雪時晴帖,也更為跌宕激情,情溢濃厚,,,,

<喪亂帖>更夠資格成為代表王羲之行書之極致作品,
若以鄉同的標準重新衡量,喪薍帖應當之無愧,,,,
<天下第一行書>

對於韓先生之精論,本人頗有同感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