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山糖廠,舊稱旗尾糖廠,1962年7月1日更為現名, 前身為高砂製糖旗尾製糖所,興建於1909年,1910年與鹽水港 製糖合併,1927年再轉予臺灣製糖。 二戰後由台灣糖業公司接管, 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500公噸。 位於高雄市旗山區糖廠里忠孝街33號。 興建於1909年的旗山糖廠,原為高砂糖製糖株式會社創設的 新型製糖工廠,1910年併入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後更名為 旗尾製糖所,1927年讓售給臺 […]
旗山糖廠,舊稱旗尾糖廠,1962年7月1日更為現名, 前身為高砂製糖旗尾製糖所,興建於1909年,1910年與鹽水港 製糖合併,1927年再轉予臺灣製糖。 二戰後由台灣糖業公司接管, 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500公噸。 位於高雄市旗山區糖廠里忠孝街33號。 興建於1909年的旗山糖廠,原為高砂糖製糖株式會社創設的 新型製糖工廠,1910年併入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後更名為 旗尾製糖所,1927年讓售給臺 […]
1911年開工製糖、舊稱「旗尾製糖所」的旗山糖廠, 於20年前停止製糖後,仍保存完整的煙囪、石灰窯、老廠房 及製糖設備,極富文史意義。 高市府都發局與台糖合作,將老糖廠轉型為「旗糖農創園區」, 結合農業展銷、在地物產加工與觀光休閒,藉由地方創生的力量 帶動農業再生,營造沉浸式農創體驗。 矗立在旗山百餘年的旗山糖廠,高拔筆直的青銅煙囪是建築群中 最為醒目的地標,早年工廠還在運轉時,伴隨製糖冒出的陣陣 […]
旗尾山位於楠梓仙溪的東側,海拔達318公尺, 屬於玉山山脈的尾稜,數百年前即以「旗尾秋蒐」之景色 入列清代台邑八景,亦是當今台灣小百岳之一, 因山頂地形成鋸齒狀,恰似清朝的三角絞龍旗, 故稱為旗尾山,與楠梓仙溪另一端的鼓山, 形成「旗鼓相當」之勢, 是旗山區地名的由來。 旗尾山登山步道是座極富挑戰性的路線,共有三處登山步道, 第一、第二步道難度較高,沿著佈滿奇石的稜線攀爬,需雙手雙腳 協調並用,方 […]
旗尾山位於楠梓仙溪的東側,海拔達318公尺, 屬於玉山山脈的尾稜,數百年前即以「旗尾秋蒐」之景色 入列清代台邑八景,亦是當今台灣小百岳之一, 因山頂地形成鋸齒狀,恰似清朝的三角絞龍旗, 故稱為旗尾山,與楠梓仙溪另一端的鼓山, 形成「旗鼓相當」之勢, 是旗山區地名的由來。 旗尾山登山步道是座極富挑戰性的路線, 共有三處登山步道,第一、第二步道難度較高,沿著佈滿 奇石的稜線攀爬,需雙手雙腳協調並用,方 […]
旗尾山位於楠梓仙溪的東側,海拔達318公尺, 屬於玉山山脈的尾稜,數百年前即以「旗尾秋蒐」之景色 入列清代台邑八景,亦是當今台灣小百岳之一, 因山頂地形成鋸齒狀,恰似清朝的三角絞龍旗, 故稱為旗尾山,與楠梓仙溪另一端的鼓山, 形成「旗鼓相當」之勢, 是旗山區地名的由來。 旗尾山登山步道是座極富挑戰性的路線,共有三處登山步道, 第一、第二步道難度較高,沿著佈滿奇石的稜線攀爬,需雙手雙腳 協調並用,方 […]
旗尾山位於楠梓仙溪的東側,海拔達318公尺, 屬於玉山山脈的尾稜,數百年前即以「旗尾秋蒐」之景色 入列清代台邑八景,亦是當今台灣小百岳之一, 因山頂地形成鋸齒狀,恰似清朝的三角絞龍旗, 故稱為旗尾山,與楠梓仙溪另一端的鼓山, 形成「旗鼓相當」之勢, 是旗山區地名的由來。 旗尾山登山步道是座極富挑戰性的路線, 共有三處登山步道,第一、第二步道難度較高,沿著佈滿奇石 的稜線攀爬,需雙手雙腳協調並用,方 […]
攝影界流傳著日出三大聖地:北格頭、中五城、南二寮, 其共通點是擁有壯美的低海拔雲海, 二寮日出更是全臺灣海拔最低的觀日出勝地, 被譽為「最接近城市的曙光」。 清朗天氣時趕在破曉前,立高地眺望東方,中央山脈於晨光 中浮現,陽光自山後躍出,光束斜射而出,彩光打亮白堊山丘, 月世界隨著天光的潑灑,在色彩變幻無窮的雲霧中顯露真貌, 竹影搖曳在晨曦中,一幅潑墨山水畫卷就此鋪開在眼前。 近年來新建的全新觀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