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
深坑 土庫岳登山步道 (02)
土庫尖路亦稱『土庫岳』古道,原為此地居民對外聯絡之山路, 日治時期拓修為保引路,亦為登頂土庫岳之前段步道。 土庫岳標高389公尺,為附近連峰最高者,山劫特出,展望極佳, 而被登山者選為臺北近郊東南山群之首,授與一等山峰; 與西南大棟山,南面獅頭山,北面七星山遙相對峙。 登頂土庫岳,有多條路徑可上,可由紅葉山莊內紅葉街十二巷入; 而登山者較常攀登之路徑,則是由土庫尖路途中之土庫尖橋旁步道開始, […]
深坑 土庫岳登山步道 (01)
土庫岳,又稱大坪山,海拔389公尺, 是深坑、南港的界山。 相傳清朝時代在山頂設立瞭望台, 由武裝更夫守衛,稱為「更寮」 或「望高寮」,以防禦原住民出草及盜匪侵擾。 日治時期,日本軍警亦在此建立瞭望樓並架設高射炮台。 土庫岳設有一等三角點、衛星點、重力點及一等天文點基石, 為國防與測量上的重要地標,與東北角的燦光寮山、七星山、 大棟山,獅子頭山, 均為台北盆地 擁有一等三角點的山峰。 […]
谷關七雄之 白毛山 (下)
白毛山是谷關七雄老六,在步道中可漫步於優美林相的山徑之中, 林木翠綠、枝葉茂密,但山徑陡峭,沿途有幾處展望點,可眺望東卯山、屋我尾山、 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白姑大山、八仙山、台中大坑頭嵙山等群山, 登頂前的崩壁瘦稜是白毛山的地標,設有護欄可在此盡情欣賞風景, 俯瞰大甲溪、谷關大道院,眺望東卯山、唐麻丹山等美景, 山頂有木造涼亭可供休息。 白毛山位於大甲溪南岸,三角點約為1522公尺,擁 […]
谷關七雄之 白毛山 (中)
白毛山是谷關七雄老六,在步道中可漫步於優美林相的山徑之中, 林木翠綠、枝葉茂密,但山徑陡峭, 沿途有幾處展望點,可眺望東卯山、屋我尾山、 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白姑大山、八仙山、台中大坑頭嵙山等群山, 登頂前的崩壁瘦稜是白毛山的地標,設有護欄可在此盡情欣賞風景, 俯瞰大甲溪、谷關大道院,眺望東卯山、唐麻丹山等美景, 山頂有木造涼亭可供休息。 白毛山位於大甲溪南岸,三角點約為1522公尺,擁有 […]
谷關七雄之 白毛山 (上)
白毛山是谷關七雄老六,在步道中可漫步於優美林相的山徑之中, 林木翠綠、枝葉茂密,但山徑陡峭, 沿途有幾處展望點,可眺望東卯山、屋我尾山、 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白姑大山、八仙山、台中大坑頭嵙山等群山, 登頂前的崩壁瘦稜是白毛山的地標,設有護欄可在此盡情欣賞風景, 俯瞰大甲溪、谷關大道院,眺望東卯山、唐麻丹山等美景, 山頂有木造涼亭可供休息。 白毛山位於大甲溪南岸,三角點約為1522公尺,擁有七雄 […]
新社 迎大雪山晨光 (02)
新社區位於臺中市中部偏東,輪廓略呈扭曲之西北-東南走向長條形。 東北部隔大甲溪與東勢區相望,東與和平區為鄰,南與南投縣國姓鄉為界, 西南與太平區、北屯區連接,西為豐原區,北為石岡區。 新社區境內佔多數地形是屬於河階台地面, 為古代大甲溪受到蓬萊運動影響,造成河道數次更動, 因此形成數階的台地面,共有十三座河階,是為「新社河階群」。 大南、水底寮、下水底寮、七分、十分 及永居湖等河階位於新社區轄 […]
新社 迎大雪山晨光 (01)
新社舊稱「新番社」,位於臺中市中部偏東,地處臺中盆地之外圍台地平頂。 氣候屬亞熱帶氣候,由於群山環繞,多地形雨。特產有椪柑、葡萄、楊桃、高接梨、 枇杷、香菇、盆景等種植。 新社區在漢人未入墾之前,為平埔原住民聚居之地, 屬噶哈巫族「樸仔籬」社群居住地。 據記載,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有粵人杜行修者,率領五十壯男經大墩、 三櫃城、大坑(皆臺中市境內),到達新社一帶,為漢人到達新社之始,由於當時 […]
草屯 平林 九九峰森林步道 (下)
九九峰,亦稱九十九尖峰,是中部地區擁有特殊地理景觀的地區, 諸峰獨立,鮮有稜脈相連,九九峰全境最高峰為海拔779.4公尺, 與三義火炎山、六龜十八羅漢山並稱為「台灣三大火炎山地形」。 九九峰地質含有赭土, 赭土本身具有鐵、鋁等氧化物成份,在晨間、黃昏之時, 遠觀九九峰,宛如火紅般的山色在燃燒, 故得火炎山之美譽。 九九峰於921地震之後,植被隨之土石崩落, 使山頭失去植被而裸露土壤。 九九峰對 […]
草屯 平林 九九峰森林步道 (上)
九九峰,又稱「九九尖山」、「火炎山」,由99座尖銳的獨立山峰所組成的, 遠遠望去像是跳耀的火焰而得名,特殊的地質景觀, 與三義火炎山、六龜十八羅漢山並稱為「台灣三大火炎山地形」, 亦為草屯第一名景。 步道有北端、南端二個入口,南端是木棧道,北端是水泥產業道路, 可環繞一圈。步道隨著稜線蜿蜒而上,沿途有高大樹林夾道,山頂開闊處可遠眺 霧峰、草屯、雙冬、平林等地,以及烏溪風光、國道六號穿流的車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