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之– 石碇 外垵段
在清嘉慶年間為打通臺北與宜蘭間的往來,知府楊延理 開闢淡蘭古道,自基隆河暖暖地區,沿河道旁的小徑東行, 越過三貂嶺、草嶺山區,至蘭陽地區大里、頭城附近, 全長二百餘公里。 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光緒時期,淡水港開埠, 成為通商口岸後,帶動北臺灣對外貿易的繁榮, 淡蘭之間廣大的山區,散布著各個大小聚落, 因茶葉種植、買賣,茶商往返其間, 為縮短淡蘭之間距離, 節省通行時間,淡蘭古道不斷往南移。 […]
在清嘉慶年間為打通臺北與宜蘭間的往來,知府楊延理 開闢淡蘭古道,自基隆河暖暖地區,沿河道旁的小徑東行, 越過三貂嶺、草嶺山區,至蘭陽地區大里、頭城附近, 全長二百餘公里。 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光緒時期,淡水港開埠, 成為通商口岸後,帶動北臺灣對外貿易的繁榮, 淡蘭之間廣大的山區,散布著各個大小聚落, 因茶葉種植、買賣,茶商往返其間, 為縮短淡蘭之間距離, 節省通行時間,淡蘭古道不斷往南移。 […]
星泉湖位於台中市東區帝國糖廠湖濱公園內, 這裏在日治時期是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園區內保留了 當時的廠房,被評定為歷史建築。 星泉湖湖面倒映天際, 自成一幅湖景畫作…… 台糖湖濱生態園區位於台中火車站附近, 昔日是帝國製糖廠,原本該腹地打算興建一座購物城, 開挖地基時挖到活水,而納莉颱風吹毀建築結構,留下地基 形成一個大湖泊,閒置多年荒廢的水池,竟意外變成動植物 的棲息之地,形 […]
1912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於臺中廳廳直隸臺中區 興建「臺中製糖所」,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500公噸。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更名為「臺中糖廠」, 1950年7月1日,分公司制改為總廠制度, 臺中糖廠改為「臺中總廠」(含潭子、烏日工場)並督導 月眉、新竹(含苗栗工場)、埔里、溪湖(含彰化工場)、 南投、溪州等廠。 1967年7月,再改為大廠制,臺中總廠劃歸臺中區。 1969年7月,臺中區因 […]
山腳,位在苗栗縣苑裡鎮,依山傍海, 東有火炎山山林之秀,西有苑裡平原之豐饒, 山海線的交接處促成了閩客族群共榮。 苑裡櫻花林步道, 因為是建造於名為錦山的小山頭上, 因此也稱為錦山公園。 是苑裡鎮公所規劃全新的景點, 修建16公頃的錦山公園、花田、自行車道等, 在2018年完工後便成為了苑裡鎮的新地標。 火炎山與大甲鐵砧山兩者對望, 在地理上中間僅隔了大安溪, 火炎山以降,苑裡淺山區有如眾星拱月之 […]
曾子寮山位於基隆火車站的後山。 若搭火車來基隆爬山,這是基隆最容易親近的一座山。 從火車站出發,大約20分鐘,就可以登頂。 從市區可以望見火車站後方的山上, 有一座「KEELUNG」地標 景觀,地標所在的這座山就是曾子寮山。 曾子寮山,俗稱「飛鳳山」,曾子寮是當地地名, 與「曾子」無關,這個「曾」原來是「罾」字。 罾(ㄗㄥ)的台灣閩南語發音為「ㄓㄢ」。 《說文解字》云:「罾, 魚網也。」,是一種四 […]
十三分,原寫為什三份,位於汐止區區南部。 清末至日治前期,十三分地區為一街庄, 稱為「什三份庄」,原隸屬於石碇堡。 該庄西北與橫科庄為鄰,北與白匏湖庄為鄰, 東北與康誥坑庄為鄰,東與鹿窟庄為鄰, 南邊為南港大坑庄。 十三分山因長年多霧,當地居民將這地方稱為「白雲」, 所以又名白雲山,是汐止的茶鄉,出產汐止包種茶, 十三分山海拔438 公尺,山頂無基石, 山腰有兩條古道交會在百年的康誥坑溪谷水源地, […]
「2021苗南海地景藝術節」於通霄濱海遊憩區、苑裡濱海公園、 心雕居、通霄國小、台鐵通霄車站等地區,展出32件國內外藝術家 的地景創作,苗栗縣政府歡迎民眾前往探索, 感受通苑海濱之美。 動策展人為藝術家邱泰洋,邀集康木祥、李睿紘、 徐暋盛等24位在地及國內外藝術家,展出32件創作, 其中通霄展區24件、苑裡展區8件。 邱透過近1年的走踏探勘, 將裝置藝術與附近環境、建築物取得協調性, 作品擺設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