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府城 北門 新風貌
台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為昔日台北府城的正門。坐落於現今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 與博愛路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為台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亦是世界僅存的 閩南式碉堡城門。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 承恩門雄鎮台北府城之北,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 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承恩門入台北城;別於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有所不同。 北門與 […]
台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為昔日台北府城的正門。坐落於現今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 與博愛路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為台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者,亦是世界僅存的 閩南式碉堡城門。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 承恩門雄鎮台北府城之北,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 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承恩門入台北城;別於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有所不同。 北門與 […]
「大沙灣石圍遺構」的歷史遺跡,是在清法戰爭更早之前的軍事防禦工事。 根據《淡水廳志》記載:「邑民捐造石圍於雞籠街,近海一面磊石為之,所以防寇,亦以防潮。」 從這段文字,可知這一工程是百姓集資建造,主要用來抵禦外寇,亦有防潮的功能。 其構造是由糯米、黑糖汁和石灰融合作黏著劑,以在地的砂岩為材料壘石而成。 因此民間稱它為「麻糬城」,或「基隆石圍」、「道光石圍」, 基隆市文化局將它登錄為歷史建物,因 […]
社寮島上有東、西砲台, 東砲台位於中正區和一路後方山頭,西砲台位於基隆市中正區社寮島天顯宮後方山頭。 西砲台據說建在清法戰爭前,但是還未完成時,就發生了清法戰爭。 清光緒十年 (1884)六月中法戰爭波及台灣。法國軍艦擊毀社寮砲台。 八月四日,四艘法艦到達基隆港,下最後通牒給總兵蘇得勝,提出隔天晚上開戰,令清軍撤出基隆,但蘇得勝不答應。 第二天上午八點,法艦開火轟擊港口要塞,而社寮島砲台在第一砲 […]
臺灣府城大南門,又稱寧南門,建於1725年,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 臺灣府城為清領時朝臺灣府的城池,1887年後因行政區改制而改稱臺南府城,又因為臺灣縣衙 與後來的安平縣衙位於此城內,亦可視為1887年前的臺灣縣城與之後的安平縣城。 該城始建於雍正年間(1723),初建時為木柵城,後改以三合土為材,共有城門十四座。 臺灣割日後,城池逐漸傾毀,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期間有部分城牆拆毀後於原址闢 […]
康熙六十年(1721)總兵藍廷珍,平定朱一貴之亂後,以比地平坦肥沃,宜於墾殖, 遂招募閩粵人來此開墾,經之營之,遂成聚落。 此地最早之聚落為犁頭店(今南屯區),大墩(今中區)、橋子頭(今南區) 以及新庄仔(今東區)等處。 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巡撫劉銘傳奏准在此地建築臺灣府城及府縣衙署,並擬將省會 移至於此,以控制南北。光緒十五年開始築建城基及城門。 光緒十七年劉銘傳卸任,繼任巡撫邵友 […]
槓子寮砲台位於基隆信義區的北端,腹地寬廣,周圍群山環繞,可遠眺基隆嶼、野柳、和平島、八斗子漁港,視野極佳,風景優美,目前已被列為國定古蹟,遺址保存完整,深具歷史意義。槓子寮砲台與二沙灣砲台、獅球嶺砲台、白米甕等砲台形成犄腳之勢,共同護衛著基隆港…. 根據學者的考證是建於日治初期(1903),曾經歷經日俄戰爭期間的防禦工事的戰略地位….. 直到台灣光復後,國軍也一直使用槓子寮 […]
臺北城是指臺灣在清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臺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此稱呼並沿用至今。 清同治十三年(1874),台灣南部發生了牡丹社事件,是促使臺北建城的遠因。 因牡丹社事件緣故,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清朝,終於體會到日本擴張領土的準備,相對的,清廷也大幅改變對臺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