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畫廊收藏展— 春色 Spring
在三月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白石畫廊台北推出一檔清新的小展, 除了呈現大家熱愛的草間彌生及奈良美智,包括數件原作、版畫及 立體限量作品,還將展出前輩藝術家中西夏之及 年輕藝術家蛇目層次豐富的畫作, 讓大家享受一個生機盎然的藝術之春。 1967年以東京為中心,於銀座創立畫廊以來, 白石畫廊持續作為藝術業界中少數具先驅性的存在。 白石畫廊不僅將日本藝術家引介至國際市場, 亦將世界藝術的潮流帶入日本。 […]
在三月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白石畫廊台北推出一檔清新的小展, 除了呈現大家熱愛的草間彌生及奈良美智,包括數件原作、版畫及 立體限量作品,還將展出前輩藝術家中西夏之及 年輕藝術家蛇目層次豐富的畫作, 讓大家享受一個生機盎然的藝術之春。 1967年以東京為中心,於銀座創立畫廊以來, 白石畫廊持續作為藝術業界中少數具先驅性的存在。 白石畫廊不僅將日本藝術家引介至國際市場, 亦將世界藝術的潮流帶入日本。 […]
白石畫廊舉辦日本當代水墨展,此展由獨立策展人王玉齡統籌。 此次策展以「返璞歸真」為題,主要介紹日本戰後至今的水墨發展, 分成上下兩部曲,以多位戰後不同世代的藝術家為代表, 來說明對日本當代水墨藝術的核心哲思和技法表現。 水墨畫源於中國,千年來發展成亞洲文化符碼,更是東方美學的象徵。 日本水墨畫始於鐮倉時代(1185-1333年),受中國繪畫的影響很深。 此次以「返璞歸真」為題,介紹日本戰後至今 […]
1942年出生上海、十歲來台的董陽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求學期間曾先後向張穀年、丁念先、臺靜農、張隆延與傅申等書畫家請益。 畢業後赴美國深造藝術創作,就讀麻州大學藝術系(1966-1968), 主修油畫、副修陶藝。 1970年畢業後於紐約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旅美期間曾獲 全美創作設計展封面設計獎。 同時期也於台美各地區參與書畫展覽。 1977年返台定居後正式投入書藝創作。 60至70年 […]
新春期間到金山法鼓山園區走春,許多訪客總會攜家帶眷, 造訪位於4樓的「初心奉茶」與5樓的「自在奉茶」,初心奉茶由受過培訓的 茶主人接待喝茶,呈現安定優雅的氛圍; 自在奉茶則是由義工熱情招待, 彼此互動自在悠閒。 無論身在何處, 身心皆能在品茗時同時享受片刻澄淨。 法鼓山規畫以茶結合禪修的「初心奉茶」, 在園區廣設23個茶席,由茶主人以茶會友,邀請走春的民眾一起喫茶、品茶。 喝茶前會由法師帶領放鬆, […]
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 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裏,了無古今的隔閡。 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課題, 本項展覽即由此出發,揭示其間發展的脈絡。 秦漢時代是書法發展的關鍵時期, 一方面三代以來古文大篆書寫、銘刻分歧的現象,歸於統一, 產生標準書體小篆;另方面春秋戰國時代萌芽的新興書體隸書, 也在此際從篆書簡省蛻化成熟,發展為漢代通行的書體。 由於時代潮流趨向簡便快 […]
如同大英博物館之於倫敦,羅浮宮之於巴黎,大都會博物館之於紐約;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是俄羅斯收藏數量僅次於冬宮的博物館。 1937年,為了紀念俄國詩人普希金辭世百週年,改名為普希金博物館。 館中收藏了67萬件以上歐洲著名的雕塑和繪畫, 包括林布蘭的《以斯帖的邀宴》、竇加的《藍色舞群》 及莫內的《草地上的午餐》等。 本展覽由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和聯合數位文創公司共同主辦, 普希金博物館 […]